阿里巴巴,你過時了!

2011-04-18 17:53:03      挖貝網

  阿里巴巴的“欺詐事件”以及衛哲的引咎辭職,雖然馬云(專欄)對此事件的定性是“員工價值觀出了問題”。但此事件的深層次原因卻是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過了時

  文/子昱

  由于在過去兩年中,阿里巴巴平臺上的2000余家“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2月21日,阿里巴巴CEO衛哲和COO李旭暉雙雙引咎辭職;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向客戶和員工公開強調,價值觀問題上公司不會做任何妥協。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欺詐事件一直不斷,唯獨這次馬云大加追究,這一舉動的確令眾多中國供應商叫好。欺詐事件屢禁不止,從結果上看,相關涉案員工違背了最基本的道德準則,但事實上,欺詐事件的出現不是因為員工價值觀出現問題,而是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過了時,亟需升級,而阿里巴巴的直銷員似有被逼上梁山的嫌疑。

  梳理阿里巴巴的營收來源,我們會發現其銷售收入的60%以上來自金牌供應商(即“出口通”)和誠信通客戶的會費(金融危機后,阿里巴巴“中國金牌供應商”會費從5萬元/年下降至2.98萬/年)。中國的OEM廠商之所以愿意入會,是因為一旦獲得“金牌供應商”資格,將有更多機會獲得海外批發商的訂單。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西方人的消費大幅萎縮,無數海外批發商倒閉,中國的供應商更是大面積死亡。但是,身為上市公司的阿里巴巴必須要承受股東的業績壓力,在形勢不好之時,繼續達成業績增長,怎么辦?會員續約率持續走低,客戶總體數量大幅減少,但以單個企業為單位的年會員費卻被要求增加,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這種業績壓力最終落在銷售人員身上。于是,100多名銷售人員為了拿到每單達3500元左右的提成故意疏忽公司的認證措施,致使很多“騙子公司”以“中國金牌供應商”的資格詐騙海外批發商的定金。

  以一斑而窺全豹,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究竟問題出在哪里?

  首先,基于會員制的阿里巴巴本質上是一種“黃頁推廣”,從推廣效果來看存在三大短板:第一,推廣效果難以數據化;第二,僅僅能展示最基本的賣家信息;第三:阿里巴巴越有名,吸引越多賣家進入,只能造成賣家的信息過度,買賣成交也就越困難。相比之下,同是B2B網站,但基于“為成功付費”的敦煌網來勢兇猛,在金融危機之時逆勢而上,它降低了中國供應商的進入成本,不再只扮演企業黃頁的角色,而是以第三方身份確定交易規則和提供服務,既控制了信息流又控制著現金流,2010年敦煌網獲得了凱鵬華盈、集富亞洲和美國華平三家VC共計3億元的投資。

  其次,傳統外貿有6個環節:1中國的工廠—2中國的出口商—3外國的進口商—4外國的批發商—5外國的零售商—6家庭消費者。阿里巴巴B2B鏈接了從2到3的兩個環節,也鏈接了一部分從1到4的四個環節。傳統B2B無法改變中國供應商以量大價廉取勝、所獲利潤卻非常之低的悲劇,高利潤都被外國批發和零售商賺取,低物價造福于外國消費者。中國越制造,歐美越富裕。再者,B2B鏈接供應商和采購商,它們都是“B”,有大者更大、大者恒大的趨勢,中間商容易被繞開。從長遠來看,B2B肯定是個走向沒落而難以賺錢的活計,跨國B2C才是正途。

  綜上所述,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亟需升級,不單要專注于從B2B交易平臺到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綜合服務提供商的轉型,更要早日成為跨國B2C的生力軍。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