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教育被譽為“永遠的朝陽行業”。有關機構估計,2010年全球嬰幼兒教育的營業額達到2800~6200億美元。
盡管在中國對于教育是否可以產業化的問題存在巨大分歧,但現實的情況是,現有的嬰幼兒教育機構遠遠不能滿足中國教育市場的需求,嬰幼兒教育也被商人看做是一塊美味的蛋糕。
有專家說,未來3到5年,中國嬰幼兒教育行業還將處在跑馬圈地的時期,最終必然出現全國范圍內的行業巨頭。因此目前嬰幼兒教育行業的中小企業依然有機會發展壯大,成為未來行業的領頭羊。
市場寵大
據權威數據顯示,目前中國0~6歲的嬰幼兒有1.08億,其中0~3歲嬰幼兒保守估計有7000萬。城市0~3歲嬰幼兒人數為1090萬人。
中國嬰幼兒教育市場的紅火不僅依賴于龐大的寶寶基數,更與孩子在中國家庭享受的核心待遇相關。由于我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每個家庭都不愿自己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的急切心情,令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承擔和花費孩子的教育費用。
有統計數據顯示,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中國家庭,孩子月消費額均值為552元;家庭月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孩子月消費額為1165元。
事實上,嬰幼兒教育盯上的不是仍在學步中的嬰孩父母的錢包,而是共同攙扶著他/她的六位成人的錢袋子。
調查機構針對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廣州的調查結果也佐證了上述統計,這5個城市的兒童月消費總額已經超過39億元,90%以上的家庭中,兒童消費在家庭總支出中所占比例超過33%。
相關專家認為,在GDP持續高增長、80后父母思想新潮、嬰幼兒教育需求升級、國人重視教育等因素的推動下,中國嬰幼兒教育行業已“孕”育了一個萬億級產業。
增長迅速
嬰幼兒教育行業是近些年來一個初露鋒芒的新興行業,嬰幼兒教育品牌及機構一誕生,就顯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與海外已趨成熟的市場相比,中國的嬰幼兒教育行業起步較晚,但在十余年的時間內,一路走紅,市場越做越大,嬰幼兒教育消費市場的平均增長速度高達28%以上,并蘊含著巨大的成長空間。
以北京早教市場為例,北京艾索市場咨詢有限公司所做的兒童生活與消費狀況研究顯示,目前北京城區6歲以下幼兒參加早教班的約占20%, 3歲以下嬰兒參加早教的比例為14%。
北京市作為世界大都市是我國早教市場發展比較早的城市,但參加早教兒童的比例相對于歐美和日本來說,還相距甚遠。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中產階層的擴大和人們對科學育兒理念的認同,這項比例將會迅速擴大。
隨著大批“80后”父母的出現,早教機構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有專家預測說,從現在開始,中國將是一個全民早教的時代,早期教育儼然已經成為“80后”父母的剛性需求品。
正是看好這種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以金寶貝為代表的洋品牌和以東方愛嬰、紅黃藍等為代表的本土早教機構紛紛搶占中國市場,而北京的社區早期教育示范基地也已經由2002年的20家迅速發展到目前的100多家,其中新興早教機構占據了半壁江山。
杭州市嬰童行業協會會長謝宏指出,中國嬰童市場目前需求至少在1萬億元,2015年則可能達到2萬億元規模。漢能投資集團董事總經理趙小兵說,目前瞄準中國嬰童產業的基金規模在數千億美元之上。
回報豐厚
在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高度重視家庭在0~3歲嬰幼兒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但現實情況是,中國目前的80后新生代父母們普遍缺乏養育經驗,這給予嬰幼兒教市場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空間。
專家認為,幼教市場盈利的關鍵點和投資者介入這個行業早晚沒有關系,關鍵在于培訓機構掌握的客戶資源數量。
以上海市進行感覺統合課程培訓為例,當參加培訓的幼兒數量超過了500人(大致相當于2~3所幼兒園),當年就可收回投資。
如果幼兒人數超過了1000人,年回報最低可以保持在30萬元上下。如果幼兒數量超過了2000人,年回報將會超過50萬元。
據權威機構介紹,如果要滿足國內300億元的市場空間,保守估計也要有超過10萬家綜合類的幼教培訓機構。而目前專項的幼教培訓機構的數量還不夠,更不要提綜合類的培訓機構了。供給與需求的巨大落差,使得進入這個行業的人都可以得到相當于投資額數倍的回報。
[page]
引資本擁躉競折腰
早教市場這塊大蛋糕,引來無數商家的垂涎。1998年,早教機構尚屬鳳毛麟角,2001年之后,早教市場的發展出現了“井噴期”。東方愛嬰、紅黃藍、南方貝貝、金色搖籃等成為國內早教市場的生力軍,金寶貝、天才寶貝等眾多國外品牌也紛紛登陸中國市場。
2009年8月,德同資本、華威國際以及智基創投宣布,將攜手向國內最大的3~6歲早教機構睿稚集團共同注資800萬美元,加上德同和華威2007年先期投入的700萬美元,僅睿稚集團一家公司就已經總計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PE注資。
在注入資本后,德同資本主管合伙人邵俊表示,“我們從投融資角度對兒童教育市場進行盤點。我們認為風險很小,比較容易復制推廣以達到規?;l展。所以我們今年繼續追加了投資。”
智基創投管理合伙人卓德欽也稱,中國的幼教市場有無限的發展空間,我們希望投資對象能以領軍者的地位率先占領這個市場。
2010年3月2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外發布了2010年中國特許加盟行業投資景氣調查結果。調查顯示,兒童早教被追捧,成為投資新熱點。
兒童教育培訓行業之所以仍然為專家和投資人一致看好,專家分析認為,兒童早教市場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為特許企業和加盟商提供了豐富的市場機會。
據中資教育研究所出品的《中國學前教育投融資深度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2010年12月,國內有包括紅黃藍教育機構、大地幼教機構、宋慶齡國際幼兒園、先策教育機構、伊頓國際教育集團、金寶貝國際早教機構等在內的175家學前教育機構獲得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注資,涉及金額超過16億美元。
有待規范
嬰幼兒教育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由于缺乏監管和行業標準,一些問題也開始顯現。
收費差距懸殊是最明顯的問題。目前,早教市場收費尚無標準可依。物價管理部門對于嬰幼兒早教機構的教學收費還沒有相關的標準,因此市場是敞開的,收費價格由各機構自定。因此,價格差異相當大。不同機構每課時收費從幾十元到百多元不等。
教師隊伍良莠不齊的問題也很突出。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早教機構只不過是招幾個幼兒園的老師,短期培訓幾天或十幾天,即開始上崗。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劉云艷表示,對0~3歲的孩子應該關注什么,一些早教機構缺乏科學的了解,這對幼兒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也有早教中心盡量在上課的時候把一些玩具放到課程里面去,吸引孩子和家長的興趣。等到下課后會巧妙地“推薦”給家長:這個玩具對開發寶寶某一方面的智力有益。課后還會推薦一些音樂套裝和教具更是價格不菲,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元。
相關專家認為,商人追求商業利益無可厚非,但一味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就可能忽略了至關重要的品質,如能加強監管,促進行業自律,嬰幼兒教育行業將成為教育產業中,一塊極具潛力的新天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