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券商將獲得一項新的買方業務——以直投子公司為管理人(GP)的并購基金?!兜谝回斀浫請蟆纷蛱鞆臉I界了解到,目前監管層只批準了中金公司旗下的直投公司中金佳成一家進行募集基金的試點。此舉意味著券商在股權投資領域除了“自營”之外,還能募集管理來自第三方的資金,從而開拓新的利潤來源。
上周五,中金公司董事總經理、直投部門負責人陳十游在北京的一場私募基金座談會上公開表示,中金的直投公司已經獲得首個募集基金試點資格,正在籌備一只規模為5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據記者向業界了解,此次試點資格只有中金一家獲得。中金公司在股權投資領域有相當長的歷史,目前國內頂尖的股權投資機構鼎暉投資也是脫胎于中金的直接投資部。
此前有報道稱,中信、國泰君安和海通都在籌備股權投資基金業務。中信證券(600030)一位負責投資者關系的人士昨天對記者表示,他對于公司是否獲得試點資格不知情;國泰君安證券人士則對此予以否認;而海通證券(600837)一位相關部門人士則表示,海通的直投部門將爭取在第一批或第二批獲得基金募集資格,并且該公司相信一旦獲批將能很快募集資金。
業務方向偏重并購投資
證監會目前并未就批準券商直投公司募集基金公開表態,因而對于這一基金的屬性尚無官方的準確定義。記者注意到,中金公司方面透露的正在籌備中的基金名稱是“中金佳泰產業整合基金”。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金佳泰產業整合基金將更多關注正在成長中的并購市場,這一方面在“產業整合”的提法中已經有所表露;另一方面,中金投行部門在中國相關的并購市場一直處于領先位置,如果運用得當,對于開展相關投資有相當大的便利。
根據Dealogic的統計,從2006年到2010年,中金公司并購業務一直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超過所有外資投行和本土券商。去年,中金公司公告的并購交易達到39宗,合計交易金額283.56億美元,市場份額達到11.7%。
[page]
并購基金實際上是PE(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一種業務形態,與其相對應的是成長型基金(投資處在快速增長階段的未上市中小企業),在國外較為成熟的市場相當常見。像KKR等著名的PE基金,會尋找那些在資本市場被低估,或者本身運營狀況不佳但具備潛力的公司,首先將其收購和私有化,接下來進行一番整合后再重新上市或者賣給其他戰略投資者,以實現退出盈利。
另一些從事并購業務的基金,會與產業資本結成同盟,共同完成一些耗資巨大的并購交易。比如聯想集團在收購IBM筆記本電腦業務時,就聯合了TPG等國際PE基金共同參與。隨著國內大型國企的普遍上市,以及一些民營企業的快速成長,資本市場的并購交易也在逐漸增多。這意味著更多的并購保薦業務,也為并購基金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一位國內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只要做好嚴格的防火墻,投行參與的并購基金可以控制風險。
不過,也有人士對此表示擔憂。在創業板推出后,國內券商“保薦+直投”的利益捆綁模式一直為人詬病,投行與直投之間如何保持獨立仍是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或許也是監管層在券商直投公司募集基金方面較為審慎的原因——目前只選擇一家試點,待成熟之后再行鋪開。而并購投資的業務方向也比上市前股權投資周期更長,或能減少券商的急功近利。
新買方業務改善盈利結構
券商傳統的是賣方業務,主要涉及經紀和投行等,這些業務受證券市場“牛熊”影響很大。而證券自營則往往會加大券商業績的波動。直投開展以來,券商獲得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此項業務必須使用自有資金,最高不能超過券商凈資本的15%。
截至今年5月底,中國VC/PE市場共披露16只券商參與成立的股權投資基金(含正在籌備中的基金),披露募資目標規模600億元,涉及券商包括海通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601688)、光大證券(601788)、招商證券(600999)、廣發證券(000776)、國元證券(000728)、東方證券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