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棚內番茄剛掛果。
左圖:涉事大棚已封。本報記者倪娜攝
現在網消息近日,一則“湖北鮮之源農業的蔬菜你敢吃嗎?”的帖子在武漢不少論壇和貼吧流傳。該帖子指出孝感湖北鮮之源農業有限公司使用大量國家禁止的高毒農藥呋喃丹,而且這些蔬菜已經在武漢周邊大量上市。
發帖者還展示了近十張該農業基地照片,蔬菜大棚門口的桶里則裝著袋裝寫有呋喃丹以及克百威字樣的農藥,還有不少藍色的農藥顆粒散落在土壤中。
鮮之源是否有使用呋喃丹?受污染農產品是否已經上市?帶著這一疑問,記者先后聯系了該公司負責人鄭存武和發帖者鮮之源農業原技術總監鄭國才,并實地采訪了位于孝感的鮮之源農業基地。
本報記者 劉婧婷
◆爆料
前技術總監曝非法用藥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貼人鄭國才發現,他是山東小有名氣的蔬菜種植專家。在他的QQ空間里貼有不少關于此次呋喃丹事件的說明,以及他和鄭存武的聊天記錄。
他的空間里這樣表述此次事件:“他們所有的種子、肥料等等農資并不需要我計劃安排,種植期間我發現他們使用國家禁止的高毒農藥呋喃丹,我提醒他們千萬不能用,他們的領導說沒事,自己又不吃。我擔心出問題,因此拍攝了照片(留做證據)。”
據了解,從4月29日開始,鄭存武開始在他建立的10個蔬菜技術QQ群里和武漢地區的貼吧中發帖,曝出鮮之源使用違禁農藥。
昨天上午記者聯系到鄭國才,他表示:“絕對不可能只兩個棚用了,我在時好幾個棚都有用,番茄、茄子、黃瓜和西葫蘆都用了,而且肯定有蔬菜被運到市場賣。農藥也是他們自己從鎮上買的。在我們山東,如果使用了呋喃丹,那些大棚都要拆掉的。”
“我可以保證我發表的聊天記錄和帖子都是屬實的,沒有任何問題,歡迎任何部門來調查我。全國人民對我都信任,我不會辜負大家。”鄭國才告訴本報記者。
◆現場
兩棚涉嫌污染番茄被封
在孝感市孝南區祝站鎮堰河村,記者一進村口就能看到一大片蔬菜大棚,其中一半左右種上了西葫蘆、黃瓜、番茄等蔬菜,除了西葫蘆已經成熟外,其他大多剛剛掛果。
鄭存武帶著記者走到兩個番茄大棚前,這兩個大棚上均貼著封條,上面寫明:4月23日封。棚內的番茄都已掛果,果實均為青色,沒有發現成熟果實。
鄭存武告訴記者:“3月3日,我們的技術人員發現原來的技術總監鄭國才違規使用高毒農藥呋喃丹,便趕緊上報了。當時我們還連夜開會,會上做出辭退他的決定,第二天他就離開了湖北。”
鄭存武介紹,鄭國才是山東的蔬菜種植專家,此前在鮮之源基地擔任技術總監,負責整個基地的技術指導。
據鮮之源另外一蔣姓負責人介紹,鄭國才當時是以技術總監的身份,安排工作人員于附近鎮上購買違禁農藥,“他撒完兩個棚的農藥后,被我們發現并及時制止住了。”
鄭存武說:“這兩個棚種植的均為水果番茄,之所以沒有進行銷毀,是為了留證據指證鄭國才。我們已將這里的果實送到蔬菜農藥殘留檢驗部門檢測,目前結果還沒出來。”
鄭存武介紹:去年8月基地才開始建設,這批番茄還是第一批作物,目前僅有少量西葫蘆已成熟,已經送往白沙洲大市場進行銷售。“因此不可能出現帖子里面說的情況,我們的產品并沒有在武漢周邊大量上市。”
◆進展 農業局介入調查涉藥番茄已送檢
兩個棚使用過呋喃丹,番茄到底有沒有受到污染? 湖北省農業廳蔬菜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已得知這一情況,已經前往調查。目前用過違禁藥的兩個棚都已經封了,果實也已經送去相關檢測機構檢測,結果還沒出來。其他的蔬菜暫時還沒有發現問題。”
他表示,使用違禁農藥情節嚴重,蔬菜處會對鮮之源今后的農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
鮮之源蔣姓負責人也表示:“我們本來就準備走有機路線,一直都有產品檢測制度,每一批成熟的蔬菜都會送到孝感市農業局農產品檢測中心檢測。今天已經送去了第一批。”
昨日,記者聯系孝感市農業局農產品安全辦,該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已經接到了鮮之源對此事件的一個匯報。
截至發稿,記者了解到鮮之源已經請了律師,準備用法律途徑解決此次糾紛。而鄭國才也對記者表示:“隨便他們,我可以保證自己絕對沒有問題,歡迎任何機構任何人來調查。”
◆起因
爭端疑因工資糾紛而起
記者在采訪鮮之源和鄭國才過程中發現兩者之間的爭端主要源自工資糾紛。
鄭國才說:“我只是他們特聘的技術指導,并沒有和他們簽訂任何勞務合同,從去年12月開始到今年4月,他們一直都在拖欠工資。”
在他四月份和鄭存武的聊天記錄中出現這樣的字句:鄭總,我希望你有空的時候。過問我的工資一下。12月到現在馬上5個月了。我先出去摘辣椒去了,謝謝鄭總。
鄭存武則這樣回答:給出工資的事情我正在給你爭取,如果老板們否定了,我會自己把我答應補給你的那部分補給你。我也看了你的考勤,每個月只有那么幾天,加上現在棚子里面出了問題,我的很多提議都被否定了。有些東西你也不要急,急是沒有用的。
針對此,在鮮之源蔬菜基地,記者向鄭存武求證,他解釋說:“我們是按照考勤算工資的,從鄭國才的考勤來看,他最多一個月在基地呆十幾天,其他時間都是斷斷續續,所以沒有給他全額工資。”
四月底,在鄭國才的聊天記錄上還開始出現這樣的字眼:只要你們不在乎,我就向媒體反映呋喃丹的事。我有照片。工資給了,我就不會說,等給了媒體我就沒能力了。
鄭存武則回復:你去說吧,你不配和我說話。
此后,鄭國才開始在網上發帖,至今他的空間里還貼有所有他和鄭存武的聊天記錄和就此情況致網友們的一封信。
農業部抽檢
多地現問題豆芽
4月末至今,農業部對于部分省市銷售的豆芽開始抽樣檢測。沈陽、濟南等多地曝出可以使人致癌的“問題豆芽”。對于這種主要經過尿素、恩諾沙星等違法添加劑泡制的“問題豆芽”,有專家指出,食用后會在人體內生成亞硝酸鹽,長期將會致癌。
“問題豆芽”多地出現
數天前,有媒體指出“問題豆芽”現身新疆烏魯木齊,經檢測,發現豆芽中亞硝酸鹽超標一倍,尿素含量超標兩倍。
資料顯示,亞硝酸鹽具體的含量標準,國標的豆芽是4毫克,而烏魯木齊檢測出來的 “問題豆芽”為9.2毫克,超標了一倍多。
業內人士指出,亞硝酸鹽多存在于熟食、腌制咸菜中。用它泡豆芽,可以使豆芽色澤鮮亮,并且延長保鮮時間,成本低、效果明顯。除了直接加入亞硝酸鹽外,發豆芽時大量使用化肥,會導致豆芽內硝酸鹽含量大幅度升高,硝酸鹽進入人體,經細菌分解后也會成為亞硝酸鹽。
4月23日,沈陽市食品安全辦公室通報,截至目前沈陽累計打掉有害豆芽黑加工點2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0余名,繳獲有害豆芽超過55噸,并查獲了一起非法銷售泡發豆芽藥劑的跨省銷售案。
“問題豆芽”誰來監管?
烏魯木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副主任黃新武表示,這些“問題豆芽”事件已經暴露出了一些法律監管問題,從生產地、流通場所到餐桌,整個鏈條涉及衛生、質監、工商、農牧等多個部門。
沈陽“問題豆芽”事件之后,工商部門表示,對食品生產領域的監管,應由質監局而非工商部門負責。而質監部門表示豆芽菜屬于初級農產品,歸農業主管部門監管合適。農業部門則表示,豆芽菜不是初級農產品,是初級農產品的加工品,不應由農業行政部門負責監管。
據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