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在微博上憤慨地寫道,“與其有時間因嫉妒而害人,不如壯大自己,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不僅僅是個人,企業也該如此。我說誰,你懂的,歡迎對號入座。”
“2011年3月中旬以來,一嗨租車被卷入強大的輿論漩渦之中”,一嗨創始人、CEO章瑞平說。
事情發端于3·15前夜。
3月14日,國內知名媒體通過暗訪形式,全程跟拍了一嗨租車提供的一次代駕服務,并就原先租車過程中的疑似不規范行為進行報道。
3月15日,一篇名為《“一嗨租車”被指國內最大“黑車”機構》的文章在某網站發表后,迅速被眾多媒體轉載。
經過一天的發酵,3月16日,網上諸如“一嗨租車是黑車公司”、“姚晨代言黑車公司”這樣的報道鋪天蓋地。
在一嗨租車被指“黑車公司、違法經營”之后,姚晨坐不住了。3月16日,她不僅委托其律師發表正式聲明,稱一嗨是一家“經合法工商注冊且具有經營租車業務資質的企業”,還在微博上表達憤慨,她寫道,“與其有時間因嫉妒而害人,不如壯大自己,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不僅僅是個人,企業也該如此。我說誰,你懂的,歡迎對號入座。”
3月18日,一嗨正式發出聲明,痛斥“黑車”說法,并稱其《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載明的經營范圍包含‘機動車駕駛服務’一項;甚至還將營業執照的復印件公布于眾。該聲明稱,這是“某競爭企業在各種媒體上散布各種不實言論”,系“不正當競爭行為”。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
進入5月份,一名自稱“公益律師”的年輕人黎學寧頻頻在各大媒體和微博上對代駕服務提出各種質疑,并將矛頭重新指向一嗨。
6月7日,黎學寧特地邀請二十余家媒體在北京召開發布會,聲稱自己5月份因出差在全國6個城市體驗了一嗨的代駕服務;回京發現代駕服務涉嫌違法,于是向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六地的工商、交通等部門舉報。
但截至目前,相關部門并未對此定性,更未有國家級權威機構對代駕租車進行法律界定。
令章感到不解的是,為何媒體頻頻拿一嗨說事?這背后是否有人或企業在操縱或推波助瀾?
對此,章瑞平說,他們目前已具備初步材料可以證明這一點,外加一些蹊蹺的現象,比如黑車謠言四起時可疑的網絡水軍,以及所謂“公益律師”黎學寧的身份問題,等等。
章瑞平稱,一嗨曾遭到網絡水軍的攻擊。在新浪微博搜索“姚晨 黑車”顯示,從3月15日至5月底,眾多連續帳號的博主瘋狂轉載有關一嗨“代駕事件”的報道。章瑞平表示,他們已經將此取證連同其它材料遞交四部委打擊非法網絡公關專案小組受理。
至于黎學寧律師的身份問題也似有反常。
據最新報道,“公益律師”黎學寧已被證實不具有律師資格;而其就職的“北京合達律師事務所”給出的解釋是,“對于黎學寧在外以律師身份自居并不知情,黎學寧僅是律師事務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目前,該律所的官網已經關閉。經媒體曝光涉嫌假冒“律師”后,黎學寧一反高調姿態,選擇低調回避,其個人微博也多次更換頭像和名稱,并將有關一嗨租車的種種質疑言論全部刪除。
上市傳言引發的“血案”?
啟明創投甘劍平說,他的兩個項目世紀佳緣、淘米網今年上市前都遭遇“負面狙擊”,他戲稱,“如古代兵書所講,對手最敏感的時候也是攻擊的最好時機嘛”。
有多位行業人士告訴本報,目前,中國大多數汽車租賃公司都在做代駕服務。而據記者了解,在一嗨“代駕事件”之后,大多數汽車租賃公司的代駕業務仍在繼續。
不過,據報道,3月17日,神州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即日起全面停止旗下的代駕業務,并表示將嚴格遵守國家規定、杜絕任何違規經營。此前,神州租車也提供代駕服務。
至于“代駕”是否違法、違規,在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吳弘看來,“只能有待相關行業法律法規盡快出臺予以明確,目前汽車租賃業的立法尚不完善”。
一嗨租車的“代駕事件”,是不是如網友所說的“槍打出頭鳥”,還不好說。
不過,自從2006年成立以來,一嗨的確表現出非凡的增長速度:5年內車隊規模從零到數千輛,覆蓋范圍拓展至全國近50個城市。2008-2010年,一嗨完成3輪共9500萬美金的融資,并于今年初高調宣布聘請當紅女星姚晨為品牌代言人。
但如果按車隊規模,一嗨數千輛車的量級絕對算不上最大。根據神州租車的官網,截至2011年6月,其車隊規模超過18000輛,是國內目前車隊規模最大的一家;首汽目前自營車輛3500余輛,聯盟車輛一萬余輛;據本報報道,至去年底,安飛士的車隊總規模為5000多輛。
在世友租車的CEO王志堅看來,如果放在3年前,所謂違法代駕這樣的新聞“沒人感興趣”,因為那時候,整個行業“就沒什么公司”,現在卻不同了,行業開始熱了,公司也大了,影響力出來了。
而從行業競爭的角度,王志堅認為,如果真如一嗨猜測的那樣,是競爭對手所為,也是正常的。
“租車這個行業,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上市公司,但前幾大的公司都引入了很好的投資者,大家最終目標肯定還是想上市,誰第一個上市肯定很好,所以大家肯定會你爭我趕”,王志堅分析。
[page]
2011年初,市面上的確有一嗨準備上市的傳言。1月27日,道瓊斯Venture Wire的一篇報道稱,一嗨租車已經聘請高盛、德意志銀行兩家投行準備今年赴美IPO;華爾街日報今年4月的一篇報道也稱,一嗨租車準備到紐約上市。兩者均未透露消息來源,但否認消息來自一嗨。
按照以往規律,籌備海外上市的公司,一旦投行等中介機構正式介入,如果進展順利的話,一般來說在六到七個月內能夠登陸海外資本市場。
章瑞平拒絕確認一嗨租車是否在準備上市。不過他認為,“一嗨租車的代駕事件很有可能是競爭對手所為”。
啟明創投甘劍平說,他的兩個項目世紀佳緣、淘米網今年上市前都遭遇“負面狙擊”,他戲稱,“如古代兵書所講,對手最敏感的時候也是攻擊的最好時機嘛”。
上市前夜被“攻擊”;一嗨租車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對于IPO狙擊,一位本土投行人士感覺,“以前沒那么多,現在逐漸多了起來”。香港京華山一證券集團華東與華南區首代唐浩夫稱,“不是感覺,是很清楚,這一兩年就是特別多”。
早在今年央視的3·15晚會上,飛流九天和網秦天下兩個關聯公司被指“前者制毒,后者收費殺毒”,將赴美上市的網秦頃刻間被推上風口浪尖。但3月16日,網秦依然向美國SEC提交了上市申請。
2011年4月21日,世紀佳緣向美國SEC遞交IPO申請。恰恰就在此時,一份名為《寫給納斯達克、世紀佳緣、龔海燕、甘劍平的公開信》的帖子引起網友熱議,發帖人劉擎控訴稱,她于2009年在世紀佳緣網站注冊,成為其付費會員,但與該網站的一名劉姓會員交往后,發現對方除了性別,所有資料全是虛假的,最后導致自己上當受騙。
2011年4月份,在三一重工籌備H股上市之際,一位自稱三一重工員工的網民“行賄改變世界”在天涯論壇、鐵甲工程機械論壇爆料稱,三一重工多次采用行賄等非法手段獲取訂單。爆料內容迅速在各大網站論壇流傳。
就在今年5月,上海醫藥發行H股步入倒計時之際,突然遭遇安徽華源在香港證監會的舉報,對方稱上海醫藥產品存在涉嫌虛報原料來源和嚴重質量問題。
在這些IPO狙擊戰中,不乏“競爭對手”的身影。
網秦的投資方金沙江創投的合伙人朱嘯虎告訴本報記者,目前他們已經找到確切的證據證明是競爭對手所為,包括“他們花了多少錢,請了什么人在做”。
世紀佳緣創始人龔海燕稱,“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是競爭對手所為,但都有可能,如果有人要去弄點什么事情的話,這肯定是最好的一個時機了。”她表示,自創業以來,“什么事情都遇到過,包括對我個人的攻擊、詆毀。”
對于IPO狙擊,一位本土投行人士感覺,“以前沒那么多,現在逐漸多了起來”。香港京華山一證券集團華東與華南區首代唐浩夫稱,“不是感覺,是很清楚,這一兩年就是特別多”。
朱嘯虎也認為,“三四年前絕對沒這么多”。他將此歸咎于商業環境的惡化,“現在每個細分市場競爭對手都有很多,魚龍混雜,而微博、論壇等新興媒介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說。
唐浩夫則認為,相比往年,一些非行業龍頭、非最優質的企業也在上市,他們本身在企業素質、內部管理、激勵機制等方面就可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這就可能在上市之際遭到競爭對手或內部員工的投訴、舉報。
IPO狙擊何以“致命”?
“狙擊IPO并非易事”,唐浩夫認為,如果IPO真的被別人狙擊成功,上市失敗,源頭一定是企業自己不夠規范。換言之,如果企業本身素質過硬,狙擊也未必能得逞。
在被用戶劉擎狙擊之際,世紀佳緣創始人龔海燕及其高管團隊正在美國做上市路演,而此事也被外媒進行了報道。
“他們(美國投資人)有看到過”,龔海燕稱。但事后證明,這不是投資人最擔心的,據龔海燕說,“投資人更關注的是系統性的風險,比如政策,法律風險”。
而朱嘯虎表示,網秦上市前亦將此次被對手搞的不正當競爭事件向美國SEC說明,SEC最終還是對網秦的IPO予以放行。
但就在3年前,ITAT卻因為有人匿名到香港聯交所舉報其財務造假而與IPO絕緣;2010年,蘇州恒久也因被爆出專利造假丑聞而夢斷創業板。
“狙擊IPO并非易事”,唐浩夫認為,如果IPO真的被別人狙擊成功,上市失敗,源頭一定是企業自己不夠規范。換言之,如果企業本身素質過硬,狙擊也未必能得逞。
那么,究竟怎樣的狙擊足以對一個公司的IPO致命?
“這要看所在市場的證監會和投資人真正關心什么”,唐浩夫認為,如果在中國上市,證監會諸如小股東利益保護、是否合法合規,符合政策等方面的審核相對較多。
對境外資本市場的證監會而言,某知名外資投行的一位人士表示,他們對擬上市企業最關注的,“一個是財務數據的真實與否,另一個就是大股東有無利用大股東身份侵占小股東利益。”
此外,IPO狙擊效果還取決于方式。以中國資本市場為例,唐浩夫稱,證監會只接受實名舉報,舉報人如果沒有真憑實據不能隨便亂講,至于在市場上、論壇上發布一些負面言論,除非情節、內容特別嚴重的,一般很難影響到企業的上市。
還有一點與境外不同的是,唐浩夫認為,中國現行的發行制度還是審批制的,整個流程由證監會、企業和券商等去完成,如果投訴、舉報信息未能達到影響證監會的程度的話,就很難影響企業上市;而在境外市場,即使通過了證監會的審核,負面信息也可能影響投資人的決定,最終導致IPO發行失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