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富翁們與億萬富翁們,每隔一陣就因“分贓不均”而掐架,倒霉的總是球迷。
文|CBN記者 劉翔
“有誰在招工嗎?”德懷恩·韋德7月1日在Twitter上發布了一條求職微博。沒錯,這位年收入將近3000萬美元的NBA超級球星失業了。隨著球隊投資人聯盟與球員工會的“終極談判”宣告破裂,NBA在7月1日正式停擺。這意味著NBA所有與球員有關的業務將暫停。此前,NBA已將今年的夏季聯賽正式取消。
“雙方的糾結的核心,就是利益分配不公?!泵绹w育學院博士郭杰對《第一財經周刊》說,現在的停擺說明勞資雙方分歧依然很大?!癗BA是一個成熟的商業聯盟,雙方各取所需:球員們憑借著自己的球技和努力獲取更高的工資和影響力,老板們靠門票、贊助和電視轉播等獲取不菲的收入和個人地位?!惫苷f,但是最近利益分配的天平開始失衡。
在過去的2010/11賽季里,NBA總收入為42億美元,減去6億美元的營運開支,凈收入為36億美元。根據原勞資協議,球員可得到凈收入的57%以及一些福利(總共約21.7億美元),如此30支球隊的老板們只有在剩余的14.3億美元中分到各自利益,每隊平均收入不到5000萬美元。
賽季結束后不久,NBA總裁大衛·斯特恩便表示:“過去一年中,聯盟盈利球隊不超過50%,因經濟不景氣,新賽季球隊收入還有可能下降10%?!鄙蟼€賽季NBA虧損3億美元,這是NBA聯盟連續3年出現至少3億美元的虧損。因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經濟低迷不振,贊助商熱情不再,在球隊增收無望的情況下,已經有幾支球隊玩不下去了?;@網隊、活塞隊、勇士隊先后更換了東家。
大衛·斯特恩認為,擺脫困境的唯一辦法是削減開支最大的部分(球員工資)。然而球員們并不買賬,球員工會表示虧損只是投資人們拿來談判的說辭,他們只接受未來五年內收入每年減低1億美元左右,而不是將分成比例一下從57%降到50%以下。
NBA的勞資糾紛從來都不是窮人間的較量,NBA連續七年上座率超過90%,收視率和商業合作也與日俱增,但NBA官方仍聲稱有22支球隊虧本;而球員的收入也居美國四大職業聯賽之首,人均年薪500萬美元。
停擺是一個誰也輸不起的局面。1998年的停擺讓聯盟損失15億美元,球員損失6億美元。ESPN預測這次停擺聯盟損失也將達10億美元。斯特恩很清楚,只變更營收分配無法解決NBA的財務問題。而球員們已經開始無法從球隊拿到一分錢工資。所以他們準備在兩周后再次坐上談判桌。經過停擺和斗爭,他們也許會重新擬定一份新的協議,當然也有可能導致下賽季全部的1230場常規賽泡湯,雖然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富翁們總還是要賺錢的。
NBA勞工“革命”史
1954年
NBA球員鮑勃·庫西把球員們組織起來,成立球員工會,并在1957年得到了NBA聯盟的承認。
1964年
全明星賽時期,球員們組織了第一次罷工,促成聯盟通過了球員退休金計劃。
1970年
第一次提出勞資條款,隨后雙方經過13年的磨合后,在1983年達成了“工資帽制度”,這個方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1995年
NBA的一家獨大,往往導致聯盟占有絕對壟斷地位,球員工會在1995年對聯盟申請反壟斷法,險些讓NBA關門。
1998年
這是204天的“大停擺”,聯賽縮水464場,損失15億,喬丹隨之退役。NBA聯盟中止了在1995年達成的勞資協議,而雙方直到1998年7月1日也無法達成一致,NBA的老板們只好讓賽場關門。隨后在1999年,雙方簽訂了新的勞資協議,這項協議一直維持到了2005年。
2011年
2005年續簽的協議到期日是2011年6月30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