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韓宇明)自二季度開展五類企業工資協商以來,目前全市已有34.08%的企業完成了工資協商,19.9%的企業尚未開展。這是記者昨日從北京市總工會半年工作會議上獲知的消息。
按照北京市工資協商推進計劃,今年將對五類企業重點開展工資協商,這五類企業有1391家、涉及66310名職工,目前未開展的還有近兩成。北京市總工會權益部部長黃偉分析,企業經營狀況較差、效益不好是重要原因。一線職工工資協商普遍比較困難,如保潔員、服務員、投遞員等。
1391家企業中包括42家國企,目前這些企業中有32家未開展工資協商。這些企業大多經營困難,一些企業已經停產。
目前首批64名工資協商指導員已全部上崗。在石景山,協商指導員每人負責一個片區,對區域內企業指導工資協商;在懷柔,協商指導員會先制定一個大的工作計劃,然后對重點企業突破。
黃偉表示,7月起全市多項社保標準、企業工資指導線等都提高了,市總工會考慮在五類企業之外確定新的協商企業對象。北京市今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下線為5%,比去年的3%提高了兩個百分點。下半年執行這一下線標準后,五類企業的范圍必然會擴大。
■ 5類企業
●按最低工資標準發放職工工資的企業;
●經濟效益增長、勞動生產率提高,職工工資增長沒有達到工資指導線下線的企業;
●職工工資水平沒有達到上年度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平均水平的企業;
●職工工資明顯低于本地區、本行業平均工資水平的企業;
●因勞動報酬引發的勞資矛盾突出、勞動爭議多發、職工訴求強烈的企業。
■ 數說
截至二季度,已有474家企業完成工資協商、簽訂工資協議,涉及職工19628人,占五類企業總數的34.08%;目前正在進行的企業有577家,占41.48%,涉及職工26191人;未開展的有278家,占19.99%,涉及職工17573人。因企業關閉、廠址搬遷或撤銷等原因,沒有開展工資協商的企業也有62家,共計職工2918人。
■ 相關新聞
京將建職工工資專業委員會
本報訊 (記者韓宇明)8月底之前,北京市將組建一個職工工資專業委員會。據北京市總工會權益部部長黃偉介紹,這個委員會主要由市總工會代表、北京市的行業企業代表兩方組成。
“我們要給每個企業找一個對手?!秉S偉如此介紹這個委員會的作用,委員會有兩大職能,首先是研究行業工資狀況、制定相關標準,為北京市居民收入分配提供參考;再者就是以制定的相關行業工資標準為依據,直接推動企業的工資集體協商。
委員會先期計劃重點關注6至8個行業,包括建筑、餐飲、家政、機電制造等。對這些行業的工資狀況進行調研,然后制定相應標準,推動工資集體協商。計件計時工資標準、最低工資等都是委員會的重點關注領域。黃偉稱,比如建筑行業,鋼筋工、水泥工,一天能拿多少錢,與其工作強度是否匹配,這些都有望由該委員會出臺具體標準。
不過黃偉也坦言,委員會制定的標準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職工工資一方面由市場機制來調節,另一方面就是由工資集體協商調節。委員會的調研數據和制定的標準都將成為工資協商的重要依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