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半導體產業,中微半導體稱得上當之無愧的技術型領軍者:其研發出的12英寸65納米,40納米到28納米的等離子體介質刻蝕設備,已進入9個亞洲一流的半導體芯片生產線。而如今,全球只有美國,日本及歐洲的極少數幾家年產值幾十億上百億的跨國公司能制造這些設備。
在傳統經濟中,生產效率取決于勞動資本、設備和資源等生產要素。但中微在短短六七年間實現跨越式發展,顯然是有更關鍵得制勝法寶。
沒錯,那就是,人才!而且是世界頂尖的半導體設備開發研究人員——截至目前,中微共吸納了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臺灣地區數百位頂尖技術專家。這些人都有著15到30年半導體行業技術,產品、營運、銷售和管理的全面經驗,領導或參與了20多個國際先進半導體設備的開發及市場化,享有200多項專利發明。
正因為高科技企業的爆發性增長越來越取決于軟實力因素,優秀的領導者一項非常重要的素質便是,需要掌握如何建立多樣的高階團隊,如何運用社會控制與多元文化,創建高效型組織。
這其中,最核心的原則便是,合作共贏。
新制度之所以能取代制度,就是因為做到了在更大范圍內,讓更多的人獲得共贏。
在中微, “共贏”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分配方式。
中微內部追求的是一種和諧共贏的均衡機制?;谶@個構思,公司包括前臺在內的每位員工都持有股票期權。此外,尹志堯還追加了一條制度,即作為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他,持股數量不得超過其直屬下屬20%,工資不能超過10%。再往下每一級皆是如此,這已經成為一條死線。從這個角度概括中微的利益分配機制,稱得上“真正社會主義的分配方式”。
沿著這個思路,“群雁型”管理模式在中微內部備受推崇——看過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在自然界中,野牛群中的頭牛是唯一的領導,牛群所有的行動都依賴于頭牛的指揮。而雁群是以V字形編隊飛行,其中的領航權時有更替,不同的雁輪流掌握航權,每只雁不論飛向何處,都能負責行動中的某一部分,依情勢所需而變換角色,可能是帶頭者,也可能是跟隨者。當任務轉換時,雁群即調整整個任務結構以資適應新情況,每只雁均根據組織的需要擔任領袖,就像他們以V字型飛行,但是以波浪型方式著陸。
人才——共贏——“群雁管理”,捋清這個邏輯鏈條,有關中微奇跡的背后秘籍,其實相當清晰簡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