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直投告別暴利時代:政策卡脖 退出難度加大

2011/11/25 15:03      孫哲

一向被認為一本萬利的券商直投,如今伴隨各種機會成本的上升,也開始顯現獲利風險。數據顯示,近21個月首次上會未獲通過的企業共有12家;證券業協會重申券商投資鎖定期延長至少6個月,也使券商直投退出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券商直投回報率也呈現出下降趨勢。這讓原本獲利頗豐的券商直投業務賺錢越來越難。

數據顯示,2010年至今年10月,在證券直投公司或其相關股權投資機構所投資的企業中,共有12家企業遭遇首次上會未通過。在這些案例中,有9例投資方為券商直投機構,當中又有7例采取了“直投+保薦”的模式。以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為廣發證券旗下直投子公司,而在廣發證券擔任保薦的某江蘇電纜企業項目中,廣發信德投資該企業2994萬元,但由于該項目在今年4月審核時被否,因此至今尚未獲得退出渠道。

對此,某不愿透露姓名的PE基金人士認為,新股過會率下降無疑加大了券商直投的風險。該人士說:“對券商直投影響最大的無異于所投企業不能過會,IPO不成功就意味著投資資金沒有退出渠道,更別談獲利多少了。當下新股過會率下降,無疑加大了券商直投的機會成本。”

另一方面,證券業協會近日再次要求,在嚴格執行現有股份鎖定期期限要求基礎上,直投子公司應承諾主動再延長股份鎖定期不少于6個月。此舉在提高券商直投投資周期、有效避免突擊入股等行為的同時,也使券商直投獲利條件變得更加復雜和具有不確定性。

業內分析師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券商直投和其他類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一樣面臨著企業上市后業績和股價波動帶來的風險。如果在企業上市前6個月入股的話,這一層風險可能高于在更早階段以稍低估值投資的創投機構。因為這一時期入股價格已有所升高。”

此外,由于受到目前市場因素影響,券商直投回報率呈現下降趨勢,券商直投賺錢變得愈發困難。數據顯示,2010年至今年三季度末21個月中,發生在深圳創業板退出的平均賬面回報倍數為5.27倍,而創業板成立兩年來創投機構的平均投資回報為12.34倍。最熱時,回報率最高可達73.2倍。另外,機構在中小企業板退出的平均賬面回報倍數為4.51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則為2.89倍。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