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和美麗說的產品定位和用戶群定位有什么差異,未來發展前景是什么?
白鴉 (社會化購物網站“逛”創始人) |文
在寫以下文字之前8個月,我曾經在知乎上回答過關于蘑菇街和美麗說的問題,當時以馬甲身份試用過這兩款產品,但現在回頭看變化很大,當時的一些判斷也不免有些錯誤,現在回頭來補充和修正:
1.非常羨慕徐易容和陳琪,創業路上有個好的競爭對手是件幸事。兩個網站一直在很像的同時又各有不同,相互學習的同時各自創新,作為近距離觀眾的我都感到這個過程無比的好玩,相信參與者一定更是樂在其中。這樣的過程是推動整個相關領域產品一起進步的過程,大概這也是為什么類似消費分享網站已經看不到太多國外復制的影子了(除了Pinterest式的畫報流版式。記得6月份的時候陳琪曾跟我說過他這是從Pinterest得到的靈感)。
2.他們本質上更是媒體而不是社區。之前我從社區的角度看他們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的用戶之間天生是沒有“關系”的,只是因為“品味”相互關注而已,他們的本質還是“發現”時尚和喜歡。某種程度上,他們其實是在逐步顛覆類似瑞麗這些傳統1.0時尚媒體,搶的是這些人的市場。事實上,已經有大量用戶的用例是:想要添雙鞋子,去蘑菇街看看,去蘑菇街看看有什么新鮮貨……
3.事實上他們的二三級類目錄頁做的都很不錯,美麗說的雜志社、蘑菇街的專輯也很不錯。他們有不少流量來自于搜索引擎,也說明了上面這一點。由于和百度更熟悉,美麗說在搜索引擎引流上比蘑菇街做的要好不少。未來他們應該會截走購物搜索的流量,因為用戶可以直接進入他們的網站“找”自己需要的東西了,特別是在非主動消費的時候,不過這本來就是搜索引擎不擅長的場景,所以也無所謂誰搶了誰的市場。
4.商家對他們的“搗亂”比原想的弱,因為他們一方面在阻止“亂發”的商家,一方面在幫助好商家“偽裝”成用戶,同時還在做“團購”的營銷合作。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平衡藝術。
5.未來兩家真正的競爭很可能是在無線領域,特別是iOS和安卓上,特別是關于“實拍”和“搭配”上,可能并非我們經常設想的“手機逛街”。當然,Pad逛街的體驗應該還是可以很不錯的。之前我對于“二手轉讓”可能很適合他們的判斷應該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現在的氛圍和用戶根本不適合也沒心思在他們上面干這事。
6.我原來以為“半年之內,我們會看到幾乎所有的電子商務公司都愿意出錢、出力、出人去想辦法讓用戶貢獻高質量的分享和評論”,這件事似乎并沒有設想的那么好。但是繼續堅信未來這一定是電子商務運營的重要手段,只是我們都得熬過這個浮躁的燒錢砸廣告階段。
7.除了搜索引擎,微博對他們的幫助也功不可沒,這兩個地方應該是他們的主要流量來源。除了培養了用戶的互動習慣,還幫助他們非常好的做了社區運營和互動。“走出去幫人拉進來”的運營他們做的都很不錯。由于是媒體性質,用戶貢獻內容的質量也比預計的好很多。
8.之前說他們在2011年年底會迎接春天的到來,現在看也差不多。但是情況似乎沒有設想的那么火爆,大概原因應該是年底網購高峰大家拼“優惠”太厲害,也應該更行業與冬天提前到來有一定的關系。兩家網站現在都已經或者即將有充裕的資金了,眼前的行業資本不景氣可能會幫助他們在2012年把其他競爭對手完全甩在腦后,蘑菇街現在60多人,美麗說應該在120人左右,應該說都算是輕公司。不過兩家的花錢效率差別還是很大的,信息組織也有距離,但到底誰更好我不能說啊。
9.由于Pinterest模式在國內被大規模復制,由于快信息讀圖時代的帶來,由于淘寶在購物分享這個領域已經喪失最好的時機。只要你把這個模式看做是媒體,而不是社區,他們接下來一定會越來越好。由于他們兩個在前面這種奔跑態勢,第3家要趕上也已經非常困難了。
10.雖然我個人更喜歡堆糖(duitang.com),雖然堆糖似乎有更大的夢想。但是似乎Pinterest們出現之后,堆糖應該并沒有那么樂觀了,也許需要更聚焦更準確的突破口。無論如何先沖出一條路可能會好些,慢慢養一個有味道的地方也許不太現實。
[page]
女性購物分享網站滿足用戶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美麗說這樣的分享網站,我覺得很大程度不是在炫耀。而很多男性用戶都以為類似的分享或者曬單網站是滿足個人炫耀,其實這不是主要的目的。
在網上購物,其實是一個人在挑選,和逛街最大的差別就是沒有人幫你看,沒有人給意見,因此,非常希望有一個社區可以是純用戶純買家角度的分享和討論,不含商業和廣告性質的信息。同時,特別希望買過的人能站出來說話。這可能是很多女性加入美麗說的原因。
有一種觀點認為“賣東西的(電商)還沒有賺錢呢,幫人賣東西(導購類產品)的賺錢肯定就更晚了”,是這樣嗎?為什么?
旭小青(電商產品經理)
Yes and no。 年景好的時候,電商拿投資人的錢不當錢,不計效率地投給廣告媒體(包括導購),電商賺投資人的錢(這也算一種盈利模式),廣告媒體賺電商的錢。
年景不好的時候,電商沒錢投廣告,拼命開源節流,抱團過冬,互換資源,拖欠賬款等等,導購網站也收不到錢。 所以確切地說,電商有錢,導購才能賺錢。
韓冰(任職于天使投資機構險峰華興)
這是一種草率的想當然的說法。第一,電商不賺錢這個前提并不準確,淘寶上賺錢的電商有很多,我們說電商不賺錢,通常是指獨立B2C,而現在導購類網站,目標主要是淘寶服飾,后者也是最大的交易額產生地,淘寶常年做的賣家,通常只有拿到足夠融資后才敢不賺錢砸市場,其實后者市場費用投得更多;第二,電商不賺錢不意味著媒體不賺錢,這個不用多說了,那么多電商燒錢燒在哪里?倒是真的有一天電商認認真真開始算賬了,該倒的倒掉了,媒體價格降下來了,對導購網站反倒可能是個小低潮。
簡江(天使投資人)
優質流量和優質商品都是稀缺資源。 這個問題必須分宏觀和微觀來看。宏觀上,B2C商戶整體虧,淘寶賣家整體賺,所以我們目前也只能背靠淘寶(這并不是一個問題,雖然很多人不認同);微觀上,當然有人賺有人虧,沒什么好說的了。
陳琪(蘑菇街CEO)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