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下簡稱“綜改區”)落地溫州以來,各項細則的制訂備受關注。
有溫州熟悉綜改區進展的人士告訴記者,溫州主政者一個構想是,民間金融機構與正規金融機構同步擴展,實現二元并舉的區域金融格局。本報記者獲悉,此次綜改區改革的一大亮點是,準備籌建兩家特色銀行——科技投資銀行與華僑銀行。
其中,華僑銀行是吸納溫州龐大的外匯儲備,而科技投資銀行是引導閑置資金進入科技產業。
籌建兩大特色銀行
4月25日下午2點到4點半,浙江省金融工作暨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動員大會,將對金融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透露,關于《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下簡稱《細則》)已在浙江省審批通過,將盡快上報到央行審批。而且,浙江、溫州兩級政府官員在此次會議上還透露,今年年內還將制定出臺《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
另外,記者另有渠道獲悉,在溫州綜改區工作領導小組一次不完全公開會議上,有官員透露,溫州近期重點推進五大領域金融改革創新,全力建設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其中,籌建兩家銀行是此次金改的重中之重。
記者多方獲悉,其中之一是籌建科技投資銀行,目的是吸收民間資本進入官方系統,并且資金分流到這些領域。因此,地方政府從去年以來,就為此做了系列鋪墊。比如在產業的區域容納上,在甌江口開辟了1500畝地用于創新園區建設,預計在今年完成規劃設計。
有官員認為,這實際上也是溫州從傳統的產業鏈低端提升的一個發展產業經濟的突破口。結合相關產業,溫州市擬成立總額為10億元的“中國(溫州)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創新引導基金”。
溫州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還將著手籌建溫州科技投資銀行,成立風險投資公司,建立風險投資基金,創業引導基金,引進專業風險投資機構,引導民間資本投資激光與光電產業。
而且,溫州政府認為,科技產業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集群。目前,全市激光與光電企業起碼在80余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21家,初步形成了以激光應用、光伏發電、半導體照明和光通信為特色的光電產業鏈。
根據溫州制定的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激光與光電產業集群產值超1000億元,到2020年,集群產值超2000億元。
實際上,兩大銀行的籌建計劃并非是剛剛啟動。民間資金的謀劃早幾年就開始了。
而關于籌辦華僑銀行的設想,更在科技銀行的籌建行動之前。
2010年3月15日上午,浙江省溫州市僑聯在王朝大酒店舉行了溫州華僑銀行可行性研討會。這一場會議,讓這些僑領的設想初步成型。
一名與會人士透露,溫州市政府金融辦主任張震宇、人行溫州中心支行行長吳國聯、中國銀行溫州分行行長俞群等與部分僑領參與了研討會。
甚至,籌建華僑銀行的構想被寫進了當年的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而且,一名參與籌建者稱,計劃并逐級上報到中央級的監管機構。
然而,計劃上報后一直未獲批復。但溫州方面相關人士一直沒有放棄。溫州金融監管機構一官員透露,在去年10月,溫州民間借貸危機密集爆發之后,科技銀行曾經作為綜改區初始方案項目之一上報到省一級,但被剝離出來。據該名人士透露,這一項之所以要剝離,是預計獲批的難度非常大,擔心延長綜改區的獲批流程。
目前,綜改區已經落地并已經啟動,兩大特色銀行的籌建也啟動了審批流程。“這其實是地方政府主要官員的設想。”一金融監管機構官員透露,此舉在全國尚屬首創,獲批的可能性很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