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拓展二級市場退出渠道 IPO一門獨開或終結

2012/07/19 08:07      苗慧 康志紅

屬于中國創投資本的退出渠道正在逐漸拓寬,IPO一門獨開的時代或將終結。日前,在京成立的“中國PE二級市場發展聯盟”平地掀起了一陣狂風,讓不甚景氣的一級資本市場抖動了一下敏感的神經。近日,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深度解讀聯盟成立對中國創投市場的影響。

【事件】

中國PE二級市場發展聯盟成立

日前,由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下稱“北金所”)聯合國內28家PE相關機構發起的“中國PE二級市場發展聯盟”(下稱“聯盟”)在北京宣布成立,同時還發布了二級市場PE資產交易規則。這意味著在IPO退出渠道之外,PE又增添了一條新的成規模退出渠道。

由北金所、北京產權交易所、北京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北京股權登記管理中心共同發起成立的聯盟,匯集了深圳創新投資集團、九鼎投資等國內外知名的創投機構,呈現出巨大的號召力。聯盟致力于完善PE退出渠道,逐步建立PE二級市場交易平臺,完善聯盟成員間的溝通協調機制,促進交流合作,規范PE基金份額及PE基金所投項目交易行為,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在PE推出的各個環節為投資者提供服務。

【探因】

縱觀聯盟成立的背景因素,既是資本逐利屬性使然,亦是市場機會促使。在記者的采訪中,業內人士無一例外不把誘因首先歸于狹窄的創投資本退出渠道,進而表示在買賣需求均存在的市場環境下,PE二級市場的搭建已成為偶然中的必然。

>>困境:創投資本退出渠道擁堵

受歐債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整個PE市場從2011年第三、第四季度開始呈現緊縮跡象。進入2012年,中國私募股權呈現募資渠道趨緊、優質項目資源稀缺、退出渠道單一導致回報萎縮等不利形勢,我國私募股權市場進入洗牌期。

業內分析師段寧寧指出,從募資的格局來看,目前市場資金來源偏向短期化,很多基金的現實運營中都存在LP(有限合伙人,私募股權基金的資金來源方)中途減少份額或承諾出資尚未到位的現象。我國PE市場已經開始面臨一個發展的轉折點,LP和GP(普通合伙人,私募股權基金的管理者)對于資金的流動性和項目退出的需求愈加迫切。

但矛盾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國PE投資的退出主要以IPO為主,占披露案件的70%。然而,隨著今年新股IPO價格大幅下降,資本市場低迷嚴重影響VC/PE機構的回報水平,PE投資回報率出現了明顯回落,過去IPO回報率動輒十幾倍的好景早已不再。今年以來,深圳中小板和創業板退出案例的平均回報率僅為3.79倍、2.91倍。不僅如此,海外上市也困難起來,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PE退出案例僅29筆,同比減少17%。

股市的低迷使PE/VC機構通過IPO退出市場的積極性嚴重受挫。今年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持續低迷,募集金額創2009年以來新低;機構投資數量繼續回落,交易金額持續走低。IPO退出渠道擁堵,使國內PE資本退出陷入困境。

>>機會:買賣雙方需求匹配

事實上,這并非北金所首次拓展PE二級市場平臺。早在2010年,北金所已啟動平臺建設工作,但由于市場環境不成熟,二級市場的轉讓功能并沒有發揮出來。而如今,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機構投資人稀缺、交易碎片化普遍存在的市場環境,使得PE行業對二級市場交易平臺以及交易規則體系的建立更為渴求,二級市場建立存在重大的市場投資機會。

根據Preqin2012年全球LP投資展望調查,現階段有19%的LP認為私募股權二級市場為最佳投資機會,16%的LP認為在2012年之后依然為較好的投資機會。

深圳市同創偉業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合伙人馬衛國指出,僅從賣方角度,就可看見PE二級市場面臨的大量因尋求流動性而產生的機會。2003—2005年是中國私募股權募資活躍期,經過5—6年的投資期,項目已逐漸進入收獲期。由于所投項目收益情況可預見,目前可決定是否將其出售以減少風險敞口;而2008年左右成立的新基金也面臨著二次募集資金的壓力,計劃出售手中頭寸離場;同時,LP資金鏈緊張,需要退出VC/PE基金以快速變現。

對于買方而言,馬衛國指出,盡管買方的需求并不像賣方一般強烈,但在市場大環境不穩定的背景下,通過二級市場遴選一批有成長潛力且發展穩定的企業,可以獲得更加公允、合理的定價區間。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