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于去年12月的“起點創業營”,是一家結合創業孵化器和種子基金的創業投資機構,其創始人查立,則將它定位為“兵營”,讓其中的創業團隊經歷摸爬滾打之后,學會市場的生存之道。
在外人看來,創辦于去年12月的“起點創業營”,是一家結合創業孵化器和種子基金的創業投資機構,而作為創始人的查立則將它定位為“兵營”。
“創業團隊不能從溫室里培養出來, 他們需要經歷實戰的磨練才有可能生存,所以它更像一個兵營。”查立說。
這家位于智慧園的機構,占據了智慧園的四個樓層,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如今已滿滿進駐了幾十家創新型企業,而更多的創業企業正對這個“營”躍躍欲試。
“創立起點創業營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找到中國的下一個阿里巴巴。”作為查立的重要合伙人之一,軟銀中國執行管理合伙人薛村禾如是說。
而作為風投,無線互聯網(TMT)、健康服務、環??萍嫉阮I域是起點的首選行業,主要以種子期和A輪投資為主。目前,已經成立了2億元人民幣的創業投資基金。據介紹,這只基金的存續期設定為10年,“根據每一個被看好的項目的具體需求投資數額從幾十萬到2000萬人民幣不等。”而且,LP(有限合伙人)中還有不少政府引導基金注資其中。
精選“特種兵”
雖然鐘情于早期的創業投資,但查立并非對所有的創業者都鐘愛有加,對于進入起點創業營的創業勇者,創業營設置的門檻也不低。
查立認為,真正的創業者,首先想到的是,做對客戶有意義的事,創造出真正受關注和喜愛的產品至關重要。相反的,憑著一個不靠譜的想法到處找投資人則注定要失敗。
也正因此,入駐的多個企業“英雄不問出處”。除了因打工成功而“殺出江湖”的創業者,還不乏大學生創業團隊和經歷過創業失敗的二次創業者。
查立曾在多個場合提及一支做外賣業務的大學生創業團隊,他們有想法,能吃苦,每天有2萬多張訂單,戰斗力強勁,“同行業里其規模很少有人能超過。”“起點”對此頗為自豪。
將體育賽事新聞挖掘技術引入中國觀眾的視野,在“安全衛士”領域開拓家庭安全的新功能……種種創業“亮點”在迸發生命力的同時,也紛紛成為起點創業營的“新兵”。
并不是所有入駐企業都能很快得到首輪投資,甚至有些“企業”還未成型,需要時間來啟動并確定商業模式。這種企業在起點創業營里被定位為“苗圃”企業,他們在起點創業營安營扎寨,可能一開始僅僅只有一兩個公共的辦公桌。
真正的“孵化”企業是那些有獨立辦公空間、已注冊并已開始正式運作的企業——“孵化”與“苗圃”,體現的是創業企業的不同階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