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間消息,新浪財經與正和島在2012年達沃斯夏季論壇期間發起的“2012達沃斯微博之夜-正和島夜話”活動今晚舉行。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在“正和島夜話”環節中談到,他對一流人才的看法是要有潛力。
以下為李開復談話實錄部分內容。
我來談一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為在座很多都是創業家,在創新工廠我們現在也支持了很多創業家??墒且驗槲以涀鲞^創業,但是更多的時間是在經營一些世界級的企業,所以我想分享的是,如果中國企業能夠走的更好,能夠更有自信,很大的一個挑戰是他整個管理層要能夠可持續發展。這一點可以講的很遠,但是我提一點。
我認為中國大部分的CEO跟公司的管理者,他們一般都是很強的人,很厲害的人。但是他們通常有一個習慣,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決定,部下要對自己很聽話。我看到了很多中國的公司,老板是特別厲害,特別能干,我特別佩服的。但是他的下屬我覺得都挺一般的,都是很管得牢,聽話,辦事可靠,但是不是特別聰明,也不是特別有激情,不是那種帥才。
我的建議是,中國的企業家要把自己的企業做到更高的層次,我會建議,其實一流的人應該雇一流的人,二流的人應該雇三流的人。這句話的意思是,一流的人應該有足夠的自信雇跟自己一樣聰明的人或者更聰明的人,或者沒有自己聰明但是更有經驗,總體一流人應該有自信,雇一流的人,給他足夠的足夠發展。為什么不能雇二流的人,因為二流的人不自信,他會想把三流的人帶進來,三流會帶四流的人進來,慢慢公司就毀了。我在微軟和蘋果經常提一句話,一定要雇一流的人,如果你讓公司進來第一個二流的人,這是公司總下坡路的開始。這句話我都是牢牢記在心里,無論是工作和創業。
如果你想想自己是一個老板,你想想自己在求職,在一個公司工作,你想要在一個老板說什么你聽什么,自己沒有發言的空間工作。還是想要老板足夠的放權,足夠的信任你,足夠讓你發揮得地方工作。如果是后者,你也應該雇一流的人提供很大的空間,讓他們發展。
簡單說一句話,一個一流的人你如果想被管理,你就應該管理別人。
我覺得你們對一流、三流的定義跟我不太一樣,一個人我們看他的潛力,不是看他薪水絕對一流還是三流,你說我雇了一個三流的人給他一個很好的環境,過幾天成了一流的,只是他有潛力,你發揮了他的一流。
我也提幾個建議,我覺得在座有許多企業家,可能更多的是傳統的企業家,或者家族企業,或者白手創業這一類的。我覺得我能看到未來企業發展方向,有兩個地方是絕對需要反思的,可能需要一些地方做的不一樣的。
第一個,今天企業迭代的速度特別快,所以一個公司他比較難成為過去所謂基業常青,大家都很崇拜的是百年老店。但實際上,今天至少在高科技的領域,你看微軟以前多牛的公司,幾年前google取代了他,現在FaceBook又起來了。過去二十年這幾個公司已經迭代了好幾年。一個公司尤其在高科技領域,可能一個企業輪他坐莊一陣子,但是基業常青高科技領域越來越難,我們能做就是把握住輝煌在自己手里那一段光輝的時間。
第二個,其他傳統企業我有一個建議。過去很多決策都是你們很會做很棒的決策,團隊很佩服你們,或者他們希望你自己的公司承擔責任,什么問題都讓你決定。但是未來的決策越來越不是企業家、老板來做的。因為他有兩個很大的力量。第一個,他的團隊剛才也談過了要放權,如果要有一個架構可持續的發展,像剛才張教授說的,不能什么事都把在自己手上,這樣公司就會有一個瓶頸,未來企業如果全部瓶頸在一個人手里,這時候你認為你可能自己掌權,但實際上把公司的命脈和發展壓抑住了。
第三個,你做決策不要拍腦袋,說我懂,我聰明,我有智慧做決定,我拍板因為我是老板。你還是要問數據,因現在沒有什么不是靠數據幫助和輔助的。如果你不知道該找什么數據,你應該找一些人能夠幫你提供正確的數據。比如我在谷歌工作的這一段時間,幾乎沒有一個決定是人做的,數據拿出來大家都同意了,大家討論是該拿什么數據。當大家不能同意當然還是老板決定,但是團隊的重要性和數據的重要性,在今天的世界上會更重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