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Kancart的上海辦公室,二十幾個清一色的“技術男”正對著電腦切換各種不同的頁面。就是這樣一個團隊,每年服務的電商客戶可以產生幾億元的訂單交易量。更意外的是,這些訂單全部都發生在海外。
打開Kancart的網頁,一眼望去,他們的客戶名單上,幾乎都是有著英文名字的電商品牌。“我們的商戶客戶主要集中在中國、南美洲和亞太地區,而我們面向的消費者則是歐洲、美洲和澳大利亞。”周翔,上海信行軟件Kancart移動電商平臺創始人兼CEO作出如上表述。
“中國制造”+“海外支付”
和國內動輒幾百人的移動電商服務公司相比,Kancart的員工數只是同類公司的十分之一,而其中百分之八十還都是技術開發人員。將原本服務于單一定制客戶的運營團隊模式,轉變為提供整套技術解決方案的技術團隊模式,這一立足于技術的定位,也使Kancart建立起了走出國門的第一步。
“從創業之初我們就定位自己做2B的生意,2B的模式不像2C那么受到地域限制,因為2C的業務要牽涉到運營、市場等等一系列問題。”周翔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我們賣技術不賣運營,人也就自然不需要這么多,業務自然就能做得更遠。”
談及為何會把公司主戰場搬到海外市場,周翔的回答頗有些無奈。
“在國內做電商服務,繞不開的是淘寶、天貓這座大山,再加上國內的電商生存環境遠不如國外的寬松,物流配送服務質量也不是非常完善,許多問題擺在眼前,讓我們不得不考慮走出去做的想法。”
從2011年創業至今,Kancart擁有國內外十幾家大型電商客戶,一千多家中小商戶。在這些商戶名單中,可以看出兩類客戶占據主導地位:立足于中國制造的大型出口電商平臺,以及國外本土市場大型零售品牌。
聚集國內大多數外貿中小商家、年交易額超過幾十億元的敦煌網(DHgate),整合供應鏈服務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蘭亭集勢(linghtinthebox),集成中國制造產品信息的中國制造網(Made-in-China),這些都是Kancart早期積累的重要客戶。
“不得不承認,中國制造很大程度上幫我們走出市場。”周翔認為,背靠無數“Made in China”的產品出口,借著幾大中國對外出口網站的規模和影響力,是Kancart能夠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作為PayPal在中國最早的全球移動合作伙伴,在幫助PayPal打開中國市場建立全球移動支付網絡的同時,Kancart也在拓展自己的全球商戶銷售資源。
作為巴西本土的“國美蘇寧”,Pontofrio和Polishop這兩家公司將自己的手機移動客戶端完全交給Kancart,一定程度上也考慮到了它擁有PayPal的支持。
“和PayPal合作能夠為我們進行客戶輸送,同時還會有一定的支付補貼,最重要的是,許多商戶通過在PayPal上搜索可以找到我們,相信PayPal的同時也會增加對我們的信任。”既然選擇海外市場,PayPal無疑為周翔掃除了許多看不見的障礙。
針對海外市場調整產品細節
一家中國本土企業要在海外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勢必要做出許多適應于當地市場的產品調整。
以服務于國內幾大外貿電商的移動端產品為例,Kancart軟件中增加了移動客戶服務功能,商戶只要使用這個功能,便能在手機上實時回答消費者的各種問題,同時處理訂單。
“增加這個功能是因為我們發現,每逢中國節假日,中國員工休息但老外不休息還在做生意,根據數據統計,中國一到長假外貿訂單交易額就急劇下降,長假越長,下降得越厲害。”于是,周翔建議在軟件中設計即時客服功能,讓電商客服拿著手機在節假日也能隨時處理訂單。
“移動真正的魅力是線下和線上相結合”,這是周翔經常說的一句話,國外的零售環境更為成熟,線下資源體系也更加發達,這為他實現O2O的各種設想提供了極好的平臺。
在為像Pontofrio、Polishop這樣,擁有包括網站、電視導購、線下門店、電話訂購等多重購物渠道的品牌服務時,Kancart嘗試將線上和線下聯合一體化。
“看到電視上在播放的產品,用手機拍一下就能找到具體信息,通過庫存數據就能導航到最近的實體店體驗,掃描實體店的標牌二維碼就能立刻下單購買……”周翔坐在上海的辦公室,演示著這套為巴西客戶設計的軟件。“國內其實也能做,只是國外的線下條件相對更為成熟。”
在可預見的未來,周翔認為自己的主戰場依然會在海外。他相信,當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在海外證明成功的時候,再回到國內,或許會是不一樣的情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