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航,系 21 世紀經濟報道資深記者,移動互聯網觀察者,著有《一只 iPhone 的全球之旅》一書
當騰訊、360、百度、阿里巴巴、盛大這些大公司的投資部門,拿著錢想投資你的創業公司的時候,你是應該高興呢,還是應該警惕呢?
我想大部分創業者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會滿懷憧憬,高興的晚上覺都睡不著。生逢亂世,有個有實力的大哥說要罩著你,以后的道路,立馬變的平坦起來,誰不高興呢?
接受了騰訊投資的人在憧憬著,自己的產品能夠率先接入微信,坐擁 3 億用戶的巨大流量;接受了百度投資的人在憧憬著,百度隨便倒一點流量過來,自己也吃喝不愁了;接受了阿里巴巴投資的人在憧憬著,自己能夠早日用上淘寶那非常值錢的數據資源……
不過,我們從近期的一系列教訓來看,拿巨頭的錢,要格外謹慎。用一位資深投資人的話來形容,就是你叫他一聲干爹,他不一定答應,但是卻給你添了一大堆敵人。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投資你的多半是大公司的投資部門,騰訊有騰訊的投資部,360 有 360 的投資部。投資部門,往往是指揮不動業務部門的。而你想要對接的巨頭資源,往往掌握在業務部門手上。
一些互聯網巨頭內部的復雜程度,遠超過人們的想象。舉個例子,騰訊負責游戲的任宇昕,去找分管微信的張小龍辦點事情,都不一定能辦得成的。親兒子尚且如此,一個外面投資來,沒有控股的干兒子,想要對接大公司資源,又談何容易?
你叫巨頭一聲干爹,他不答應,可巨頭的競爭對手們,卻在你拿了投資后把你當成了它的干兒子,和你老死不相往來。
舉個例子,你要了 360 的投資,就等于得罪了騰訊、百度、雷軍系,互聯網的半壁江山,都不會再和你合作了。
某刷機公司不久前接受了 360 的投資,想去找小米、百度合作,結果被人直接拒絕,使得這家公司喪失了諸多發展的寶貴時機。
最糟糕的情況不止于此,如果有的巨頭投資了你,還對你指手畫腳,那就更加糟糕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