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文:民營創投敗不起 幫企業找寫字樓的活都干

2013/01/22 12:02      曾茜

編者語

手握重金,在企業發展困難之際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他們被稱為天使投資者。

游走于實業和資本之間,以掠食者的殘酷圍獵財富,他們又被稱為貪婪的“禿鷹”。

他們是風險投資人,是企業家中特殊的一群人。他們生為商人,逐利是天性;他們投于商人,教商人如何快速成長壯大。本期,本報帶您走進江城的風險投資人,了解這批拿著鞭子“抽”企業前進的“財神爺”。

落座后,熊文問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第一期《商賈志》,為什么不采訪企業家?”言下之意,并不把自己視作一般意義上的企業家。

因較少面對媒體,剛開始交談,熊文略顯拘謹,但很快打開了話匣子,而且思維敏捷,反應極快,記者剛拋出半個問題,他就能接出下一句,說到興奮處,幾句地道的武漢話就自然地蹦跶出來。

在不惑之年創立了武漢中部發展創業投資中心,熊文說,他經營得“如履薄冰,小心翼翼”。4年來僅投3家企業,對已投的企業,“監管”的頻率高達一周一次。他告訴記者,當大創投們廣撒網、釣大魚時,民營創投資本有限,只能反復看準再出手,然后像園丁呵護花朵一樣,守著自己投資的企業成長。而最重要的,就是把前期調查和后期持續的跟蹤和服務做“扎實”,如此才能有效管控風險,并為被投資企業創造價值。

“到天種畜牧的路,我知道四條,大機構只能找到一條”

在熊文辦公桌上的一個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載著天種畜牧的下個月工作計劃。記者好奇地問,“您還去參加天種畜牧的月度工作計劃會?”

“何止是月度計劃,周工作計劃會都參加過。”熊文說,對注資企業,自己“盯”得很緊。

2010年下半年,熊文發現了這個讓他頗為“心動”的企業——武漢天種畜牧有限公司。“養豬行業多是育肥企業,而在門檻更高的生物育種領域,還沒有全國性的大企業。”天種畜牧有數十年的育種經驗,而且已經在全國布局,具備成為全國性企業的潛力。熊文認為,其實力絲毫不亞于已經在美上市的豐澤農牧。

但是,用熊文的話說,投資就像談戀愛,你看中了對方,對方不一定能看中你。“當時天種的‘追求者’多達十幾家,其中不乏國內外知名創投機構,競爭相當激烈。” 資歷尚淺的中部創投,憑什么讓天種畜牧選擇自己?

熊文說了個故事。當年他去找位于黃陂三里鎮的天種畜牧時,通往養殖場的一條小路坑坑洼洼,這條小路開修后,他和同事找到另一條通往養殖場的小路,直到這條小路也開修……如此,熊文走過4條到天種畜牧的小路。

“在我們找到了4條路時,大機構也許只知道1條。”熊文解釋,大機構項目多,分配給每個企業的精力有限,“人家是博愛,我們只能并必須專情,對企業全心全意,這是我們唯一的籌碼”。

2011年7月,熊文成功向天種注資5000萬元,并說服另5家機構共同投資,總融資額1.2億元。其中,武漢中部發展創業投資中心投資額最大,成為天種畜牧第二大股東。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