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創投董事長陳越孟在24日下午政協會議的經濟界(二)小組討論會上
這是浙商創投董事長陳越孟第一次以委員身份參加政協會議。這位浙江資本市場的風云人物在經濟二組第一次小組討論會上并未參與發言,只是時而思考其他委員的意見,時而做著記錄。
這次小組討論會上提到最多的是轉型升級。浙江工業大學教授虞曉芬認為目前的產業結構難以支撐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標;浙江證監局局長呂逸君認為轉型升級必須從產業而不是單個企業的角度出發;陳越孟也有自己的看法。
“創投對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意義很大,主要體現在推動新興產業成長,推動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創造上,可以說是創投引領著企業的轉型升級。”陳越孟對浙商網記者表示,“當然,創投企業本身也需要轉型升級。”
陳越孟所說的創投企業本身的轉型升級包括兩個方面:從階段上看,創投企業需回歸創投的本源,就是通常所說的做“天使投資”;從領域來看,創投企業應更多面向諸如移動互聯網等新興產業。
如何理解這兩個方面的“轉型升級”?
“創業投資在浙江發展的歷史并不算長,經過2009年的快速擴張后,到2011年,創投業迎來了一輪大調整。”陳越孟告訴記者,“2011年算的上是全民PE,但是由于許多資金運作不規范,把整個行業的投資價格抬得過高,實際上整個創投業進入了畸形競爭階段。”
金融掮客依靠價格戰方式搶拿項目的動作擾亂了創投業的正常發展秩序,也讓陳越孟開始思考,是否應該更多地著眼于幫助企業成長壯大,回歸創投本源,而非純做PE。
基于這一想法,浙商創投2011年便開始在資金配比上做調整,最大的變化是天使投資和VC的資金比重不斷增大。“我們成立了浙江首個天使基金,希望為合適的創業者提供幫助,實現他們的創業夢想。”
陳越孟還告訴記者,目前浙商創投已實現了從天使投資到VC到成長再到成熟四個階段的全覆蓋,2012年公司總的項目一半以上往前移(移向天使投資和VC),投資了許多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企業。
至于轉型升級另一面的“關注新興產業”,陳越孟表示,浙商創投看好的領域有文創、消費及生物醫藥。
記者手記:
在經濟界二組小組討論正式開始前,組長盛繼芳(浙江機場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說這是一次“承上啟下”的會議,原因在于本次會議有一半以上的委員是“新面孔”。
不過,就是這些“新面孔”,在還不熟悉政協會議“套路”的情況下,已經開始在各自熟悉的領域積極建言獻策了。
討論最多的是當下最“流行”的轉型升級。以下為記者記錄的部分“新人”委員發言。
@浙江工業大學經貿管理學院院長虞曉芬:浙江經濟發展到現在,如果還是擺脫不了目前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就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且,這樣的產業結構是難以支撐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標的。因此,政協應該更好地服務于浙江的產業升級轉型。
@省物產集團公司副董事長、黨委書記沈堅:如何加快浙江省國有企業的改革是我關心的問題。我們目前在做的有加快投資主體多元化建設,加快資本結構的改革,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的現代企業制度等工作。
@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局長、黨委書記呂逸君:目前浙江上市公司數量排在全國第二,但市值排名相對偏后,這是由于浙江上市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要提升,需從產業層面出發,而不是企業個體角度講轉型升級,因為企業越成熟,轉型升級的難度就越大。浙江證監局今后也將會在這方面多為政協多提想法,多提建議。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