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規模超1萬億元
移動電子商務
將成下一個“戰場”
昨日,第三方電商研究機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2012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
報告對2012年國內網絡零售市場的行業運行動態與詳細數據監測,對網絡零售市場規模、特征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做了較為系統的梳理與盤點。
網絡市場容量
傳統零售企業紛紛觸網
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網購用戶規模達2.47億人,較2011年的2.03億人,同比增長21.7%。預計2013年年底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將達到3.1億人。截至2012年12月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13205億元,同比增長64.7%;預計2013年全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則有望達到18155億元。其中,淘寶天貓交易額首度突破萬億大關,達到了11600億元,京東商城交易額突破600億元;蘇寧易購全年銷售額達183.36億元。
數據顯示, 2012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已占到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3%。而這個比例在2011年僅為4.4%。這也或許意味著電商改變零售業格局的開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還預計,這一比例將保持擴大態勢,到2013年達到7.4%。
報告還指出,2012年國內B2C市場呈現以下行業特征:首先,B2C企業發展呈現兩極分化。部分電商企業出現裁員、倒閉現象,而另一部分電商企業不斷擴充產品線,并且不斷向細分領域延伸。未來伴隨著價格戰的持續,優勝劣汰將更加明顯。
其次,傳統零售企業“觸網”持續進行。隨著網絡購物的流行,傳統零售企業紛紛將傳統渠道的觸角向線上延伸,自建或收購網購平臺,爭食電商大蛋糕,欲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品牌。去年第三季度蘇寧收購紅孩子,更是把傳統企業觸網推向“高潮”。
“價格戰”求新求變全年無休
2012年電商價格戰月月不同,大規模的竟然不下10次,報告對2012年電商價格戰進行了全面盤點。據監測顯示,除春節、情人節、國慶節等常規節日促銷外,“6·16”、“雙十一”、“雙十二”的促銷相較往年更有側重點。
從2012年8月15日由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挑起的“史上最激烈”的電商價格戰,到11月11日淘寶天貓當天交易額191億元的漂亮“戰績”,電商在價格戰的進程里不斷求變,價格戰客觀上為電商企業進一步拓寬市場影響力提供了強有力的宣傳,更加速了傳統商家從線下向線上轉移的進程。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師王周平指出,電商促銷一旦養成對“流血”促銷的熱衷,將降低用戶對平臺的忠誠度,各電商在贏得人氣和銷售額時,也將被促銷手段綁架,形成“非促不買”、“不促不銷”的局面,進一步導致B2C市場競爭激烈,中小電商企業生存空間縮小,預計2013年前后,有更多中小B2C電商網站裁員、倒閉。
王周平還認為,電商價格戰同時也在挑戰傳統價格體系,在“正當競爭”與“惡性競爭”的中間地帶搖擺,驚動商務部、發改委等監管部門高度重視,其中“8·15”價格戰更被界定為涉嫌虛構原價、欺詐消費者。電商的“不羈”也推進了電子商務管理條例(法規)的起草和制定進程。
移動電商市場增長迅猛
報告還顯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65億元,同比增135%,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預計到2013年這一數字有望達1300億元。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莫岱青表示,2012年我國移動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原因有:1、手機用戶數量和用手機上網用戶數量攀升;2、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普及;3、上網速度、無線寬帶、資費下調;4、傳統電商的沉淀,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時代與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移動性和信息的需求急速上升,移動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隨著3G時代的到來,移動電子商務成為各個產業鏈競相爭搶的“大蛋糕”。因其可以為用戶隨時隨地提供所需的服務、應用、信息和娛樂,同時滿足用戶及商家從眾、安全、社交及自我實現的需求,而深受用戶的歡迎。
另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逐年遞增。2009年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達3600萬,2010年這一數字攀升到7700萬。2011年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達到1.5億人,同比增長94.8%。在剛過去的2012年移動電子商務用戶規模約達25050萬人,同比增長67%。預計到2013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37250萬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