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老總口中的新三板:無融資功能 沒什么興趣

2013/03/22 09:39      談琳

日前,筆者遇到某著名創投公司負責東部地區業務的老總,提到破冰而出的“新三板”,口才良好的老總竟反應冷淡,“沒什么興趣”,“沒有融資功能,不費那個力氣”。

筆者驚愕之中細聽,才發現該老總印象中的“新三板”,還是那個屈居中關村一隅試點,受到諸多政策限制,定價及融資功能不足的“新三板”。

去年以來,圍繞“新三板”發生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去年9月,試點范圍拓展到武漢東湖、上海張江和天津濱海,且正在醞釀擴展至更大范圍;今年1月專門的市場自律管理機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中國證監會及相關機構發布一系列新規全面覆蓋“陳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市場功能、運作平臺、自律管理主體、適用規則等全新的“新三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

但是,對這接二連三的重大突破,該老總似乎神游物外,知之甚少。

若是普通企業從業人員,這種反應屬正常。但該老總效命的是業內名列前茅的機構,負責的又是創業密集的東部地區,而且公司70%的業務鎖定中小企業創業的前期和初期。而當下主板市場發審停滯,創業板破發嚴重,國內企業并購重組困難,資本退出途徑少幾乎成為困擾所有投資人的魔怔。程序簡便、且能實現定向融資的“新三板”恰在此時上位,無疑是為眾多瀕臨割肉絕境的投資人打開一扇希望之門,他們怎能不關心?

十八大提出“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剛剛當選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答記者問中對這一點的再度強調,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新三板”蓬勃發展的先聲——創新創業需要資本澆灌,但資本無利不起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三板”被寄予的是激活整個資本市場的厚望。

那么,創投老總的“不關心”,除了“偶然”,是否還事出有因?

細看“新三板”這一路行進軌跡,實在是低調得驚人。

除了1月16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成立”在主流媒體上亮了一把相之外,其他幾乎都是“悄然”進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網站“悄然”得幾乎很難找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這一“全國性場外市場根本大法”只是某天“悄然”出現在這個簡單網站的三級目錄下;簡單的羅列處理讓“備案制”“股東突破200人限制”“允許個人投資者進入”“具備定向融資功能”等重大突破隱匿在條文間,極考驗讀者觀察力。再加上,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與原北京中關村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本就有衣缽相承的淵源,不加申明,不強調區別,將此“新三板”誤認為彼“新三板”也就情有可原了。

當然,一個新的事物成長、成熟需要一個過程,無論“新三板”獨立的交易系統建立,還是“轉板”等相關配套細則的制定,都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新三板”功能的真正發揮還有一段路要走,再著急的投資者也會有心理準備。有些說不清,不便說的,可以先不說。

然而,中小企業股份轉讓從原來的協會管理到如今的公司運營,以機制的重大轉變引進市場機制進而提高效率的國家意圖不言自明,在市場還沒有建立之前,缺乏必要的“布道”,不積極主動促進新政策傳播,勢必影響市場發展進程。在新舊交纏時,把該澄清的向社會澄清,讓“悄然”變成“顯然”,讓“布道”變成“知道”,這本身就是為“新三板”鋪路。說的更遠一點,是為營造整個國家的創新創業環境鋪路。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