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上優化創業環境,可以鼓勵、助推創業。但是,微觀上,有創業者卻認為,創業環境差,擠出了競爭對手,也是一種利好
創業能否成功,決定因素不在外部,敢闖敢試、吃苦耐勞、百折不回的精神才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21日,本版一篇《二十幾歲,買房還是創業》引來熱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大多傾向于安穩買房而不是創業這樣一個社會現象,的確折射了我國創業環境較差的事實,審批復雜、貸款難、管理部門吃拿卡要等因素的確制約了創業。
今天中午,恰好和一群來自浙江的朋友吃飯,聊起這個話題,他們對環境差表示了贊同。但是,進一步來看,他們對創業環境差并不以為然。
其中一位朋友笑著對我說:“你這不是創業者的思維,真正創業的人不會等到環境好了再創業,創業環境越惡劣,排擠出的人越多,對真正的創業者來說越是利好。”
接著,這群朋友們給我講了很多自己的見聞:
在拉薩到日喀則的路上,在一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忽然看見一家餐館,大家激動不已,總算有地方吃飯了。進去一問,嘿,餐館老板是浙江人;
在新疆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城,看不到有什么商機,卻有浙江人擺攤賣針頭線腦;
在戰火未平的伊拉克,遠處還有交火的聲音,這邊卻有浙江人做買賣的身影。
聽后,我佩服不已,這些地方的創業環境肯定算不上好,但這些創業者能吃苦,能堅持,能腳踏實地的從賺小錢做起。
一位朋友還說道:“現在創業的年輕人很浮躁。買賣小,就不算創業了嗎?有些年輕人一說起創業,就想弄出個阿里巴巴,說起擺攤兒、開飯店這類買賣,則不屑一顧。其實,不少大餐飲的老板都是從小飯店做起的。”
旁邊一個朋友補充道:“對于選擇創業的人來說,失敗是常態,但是,堅持下去就會成功。這是一種思維方式,是一種人生。一次創業不成功,還會再來一次,再來兩次……成功,只需要一次機會。”
事實上,無論哪個時代,哪個地域,環境好或差,都有創業成功的人。再好的環境,也有創業失敗的人。而且,創業這個事,不是人人都干得來的。我有位同事,一位很精致的男生,每周要做頭皮護理,做買賣這檔子辛苦事兒他是干不來的。我也不是能創業的人,上了許多年學,碼點字養活自己,不用風吹日曬殫精竭慮,人性中的狼性早被馴化了。創業是一種人生,打工也是一種人生,都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好壞對錯。
從國家的層面來看,應該從宏觀上優化環境,鼓勵創業,激發經濟活力。
但是,從個人層面來看,創業能否成功,決定因素不在外部,敢闖敢試、吃苦耐勞、百折不回的精神才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微評】
@云v1p夢天涯:創業成功要有年輕人的激情,誠信,頭腦,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真正朋友。嘗試,經歷都是寶貴財富。
@凝固七分鐘:眼光、能力、環境、錢、關系、項目……
@晨報一鍋:工商、城管、衛生、消防的管理費應該有個標準。
@典書成銘Host:說得好呀,確實現在創業萬般的無奈!尤其我們經營書店的,更是越來越難了。
@晏鬼:在困難的時候看到了這篇文章,分享給一起創業的奮青!
@低碳貓咪:厚積才能薄發,不管是以創業開始,還是以其他方式開始的積累,只要不斷堅持,機會也好幸運也好,終會光顧。
@播淵:我認為得首先不怕失敗,盡管開始創業,條件不好,但要不怕失敗。
@迷死囍不是迷死特:創業很難,走過的人都知道,但創業不是單選題,它不是孤注一擲,很多人都是從很小很小做到很大,有的人,一擲千金最后就買了個教訓。
@月光草原時代:我們這里無火車,前些年路也不好,屬于國家級貧困縣,本地蒙古族居多,但本地人卻大部分選擇出去打工,甚少有創業概念,本地經營最早最好的服裝家居五金建材小百貨等都是浙江人。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