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資產融達鋰業評估增值2.39億元,裝入路翔股份證券化后,折價1656萬
2012年3月初,路翔股份(002192.SZ)對融達鋰業的“二進攻”落下帷幕。
早在2009年9月,路翔股份就表現出了對這家從事鋰輝石礦采選及鋰精礦銷售業務的公司極大的興趣。彼時其以2550萬元的價格收購融達鋰業51%股權。
2012年6月30日,路翔股份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分為兩步:一是以17.54元/股向廣州融捷和張長虹合計發行2070.35萬股購買其持有的融達鋰業49%股權;二是以15.79元/股向不超過10名的特定對象定增不超過559.45萬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8833.71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提高整合績效。
截至3月21日,路翔股份收盤價16.74元/股,較重組前18.69元/股下跌10.43%;較17.54元/股收購資產的發行價下跌4.56%;較15.79元/股的募集配套資金發行價上漲6%。
然而,這次重組帶給各方的利益卻相距甚遠。
第一層利益:資產出賣人“呂向陽家族”28倍回報
融達鋰業49%股權來自于廣州融捷和張長虹兩名股東,我們將其統稱資產出賣人。其中,來自廣州融捷43%,來自張長虹6%。
2013年1月29日路翔股份重組修訂案顯示,截至2012年5月31日評估基準日,融達鋰業49%股權所對應的經審計凈資產賬面價值為2604萬元,評估值為2.65億元,評估增值率高達917.71%。
也就是說,資產出賣人獲得首次溢價=2.65億元-0.26億元=2.39億元。
不過,對于資產出賣人來說,此次實現資產證券化后,目前在資本市場并沒有獲得二次溢價。
此次融達鋰業49%股權高溢價作價2.65億元,按照17.54元/股的增發價,交易后,資產出賣人共計獲得2070.35萬股路翔股份,按照3月21日16.74元/股的收盤價計算,資產出賣人的賬面價值出現折價=(17.54元/股-16.74元/股)×2070.35萬股=1656.28萬元。
但相較于此前在一級市場的低成本入股,他們還是獲益良多。
事實上,這兩名資產出賣人是一家人。廣州融捷成立于1995年,2008年10月后由呂向陽和張長虹夫婦全資控股,分別持股89.5%和10.5%。而張長虹持有的融達鋰業6%股權來自于其廣州融捷之手。
理財周報記者統計,資產出賣人呂向陽家族通過廣州融捷累計投資融達鋰業股權的成本為1190萬元,如今出售融達鋰業并進入路翔股份股東名單,呂向陽家族實現賬面浮盈=16.74元/股×2070.35萬股-1190萬元=33467.66萬元,投資回報約28倍。
第二層利益:資產購買人“路翔股份”4.26億押寶鋰
目前,路翔股份股本增厚至=12140萬股+2070.35萬股=14210萬股。然而,重組并沒有帶來股價大幅上漲,反而目前股價較增發前的漲幅跌去10.43%。相應的,路翔股份總市值為22.69億元,目前總市值僅增加了0.7億元至23.39億元。
此次重組后,路翔股份全面掌控融達鋰業。路翔股份對融達鋰業覬覦已久,早在2009年,路翔股份就以7310萬元購買融達鋰業51%股權,并開始半路開發其鋰業第二塊業務。
同時,路翔股份還成功募得8833.71萬元現金,全部用于增資融達鋰業,改善其資產結構且壯大其業務。至此,路翔股份已累計投入融達鋰業達4.26億元。
一直以來,路翔股份的主營業務為改性瀝青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09年-2012年,其每年的瀝青業務收入貢獻分別為100%、98.78%、96,86%、95.41%,注入鋰業業務后收入結構得以改善。
路翔股份主業“瀝青”行業已進入高度成熟期,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使得瀝青產品的利潤水平逐年下降。2011年和2012年路翔股份的收入規模非常小,分別實現凈利潤424.86萬元和415.39萬元,同比分別下滑79.76%和2.22%。
融達鋰業主要從事鋰輝石礦采選及鋰精礦銷售業務,豐富的鋰礦資源優勢以及穩定成熟的采選工藝為融達鋰業實現收入和利潤的快速穩步增長,2010年,融達鋰業實現銷售收入1237.27萬元,2011年這一數字變為4427.41萬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