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弦投資:文化產業IPO路斷 PE轉舵布局上下游

2013/04/07 11:29      李婧

IPO退出面臨困境

自去年底證監會正式啟動IPO在審企業2012年度財務報告專項檢查工作以來,再審IPO企業上演撤退潮,目前排隊企業縮減至825家。在“史上最嚴IPO財務核查風暴”的壓力下,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上演“大撤退”。在財務自查大限前一周,主動撤單的企業激增了76家,3月13日一天內更是有12家擬上市公司撤回上市材料,杭州金海岸公司名在其列。杭州金海岸公司擬上市,曾被業界認為是演藝行業的標志性事件,如今撤回上市材料,引發市場對演藝業的擔憂,演藝行業未來是否還被投資人看好?在如今IPO受限的情況下,股權投資機構如何順利實現投資退出?記者專訪了七弦投資執行總經理、創始合伙人李青媛。

投資人名片:

李青媛:七弦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七弦投資”)執行總經理,在文化科技產業投資、并購等領域有豐富的運作經驗,從2004年開始對動漫、影視、互聯網等項目都有過深入調研。曾擔任浙江省第一只國有文化產業基金——東方星空文化傳播投資基金的管理人;曾作為項目負責人,負責大立科技、宋城股份等項目的投資。

七弦投資是杭州宋城集團旗下的一家從事股權投資及管理業務的專業公司,重點投資于品牌消費、休閑娛樂、互聯網及無線應用、新媒體、文化藝術品生產流通等大文化領域,涉及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Pre-IPO、產業整合等各個階段。

不建議演藝企業急于IPO

杭州金海岸公司公開能查詢到的上市資料比較少,在其官方網站上,可以看到這樣的公司介紹:杭州金海岸公司是一家以劇院連鎖“金海岸演藝大舞臺”為主業,以旅游演出《西湖之夜》、國內外巡演《中國印象》及相關文化創意項目為一體的民營股份制文化企業。

該公司在經營實踐中創造了“劇院連鎖、院團合一”的創新型商業模式,16臺常態演出的綜藝節目遍布江、浙、滬、魯的10個城市,年接待觀眾350萬人次。

杭州金海岸公司擬上市,曾一度被業界認為是演藝行業的標志性事件,這次撤回上市材料,IPO受阻,引發市場對演藝行業業績持續增長性的擔憂,業界也擔心會影響投資機構對演藝業的信心。

對此,曾參與宋城集團上市的李青媛表示,雖然尚不清楚這次杭州金海岸公司撤單的原因,不方便發表觀點,但并不會影響她對中國演藝行業所持有的樂觀態度。

李青媛認為,在國內文化產業現階段,除去國有文化企業占據優勢的行業以及主要尋求政策紅利的行業之外,民營投資機構所能介入的、市場化程度高又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文化產業細分行業其實并不多,演藝行業算是其中之一。

同時,李青媛直言,目前證監會對IPO企業監查越來越嚴格,但其中一些規則與文化企業的經營特點之間存在對接難題,如證監會要求企業就財務收入提供第三方證明,而許多演藝企業經常以現金結算,很難提供第三方證明。

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李青媛最看重的還是企業的可持續盈利能力和未來的成長性,所以,她不建議演藝企業急于IPO,“演藝企業的市場培育、團隊之間的磨合和錘煉、口碑的積累都需要時間,比如宋城的市場培育也花了10多年,這不是一筆錢砸下去就能馬上出效果的行業,只有真正熱愛這個行業的人才能長期做下去,并最終受益。”

影視企業需加強測算能力

去年10月,七弦投資、華錄百納領銜20家PE/VC機構向國內著名民營電視劇制作公司海潤影視聯合投資8億元,對價為海潤影視約20%的股權。這一估值約為海潤2012年預測凈利潤的15倍。在此輪融資中,私募們給海潤影視的估值竟比此前其在港IPO失敗時基石投資人給出的價格還要高。

從常規PE投資角度看,買老股并非最好的投資方式。而在PE市場環境羸弱的背景下,15倍市盈率的投資價格也著實不低。李青媛說,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仍然決定投資海潤影視,主要看好其在電視劇制作行業中積淀10多年的抗風險能力和持續增長能力,并且,這一老牌影視劇公司對市場性價比的把握,以及對作為播出渠道的電視臺需求的深刻了解,也為它加分。

“這兩年電視劇版權價格的一路走高,讓制作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大漲,這對制作公司的成本測算和管控能力是很大的挑戰。”李青媛說,“制作公司必須在投入拍攝前,就對拍什么、花多少成本、拍完后適合銷售給什么類型的電視臺等問題都有非常清晰的定位,有非常細致的測算方案,才可能拍出性價比高的電視劇。”

如果只是盲目跟風拍攝一些所謂的“熱劇”,而不提前做足市場測算工作,面對有限的播出渠道和市場容量,很可能會讓作品爛在倉庫里,讓投資打水漂。

目前在影視行業,像海潤影視這類優質制作公司基本已被投資殆盡,投資機會已不多,李青媛表示,影視行業未來更讓人有預期的環節可能集中在后期制作上,如特效制作類企業,她也一直在觀察和了解這類企業,但她認為,現在還不到投資時機,“后期制作企業的投資,最關鍵是切入時機的把握問題,現在來看,這類企業還需要等待,等到影視市場真正繁榮到這類企業的業務量足以支撐起后期制作行業,養活得起這一行業中的從業者。”

退出機制多元化

證監會對IPO企業的嚴格監查,使得IPO退出受限,對PE機構形成很大挑戰,迫使國內私募股權機構尋找新的退出方式。“募、投、管、退”是PE機構業務的核心要素,近年來隨著PE熱的盛行,PE機構累計募資額和投資案例數都大幅增加,但是退出案例的增長并未跟上前者的腳步。

普華永道1月底發布的《2012年中國企業并購回顧與2013年前瞻》報告顯示:PE機構在中國隨意投資就能獲得豐厚回報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來自中國某些企業的財務包裝和舞弊案例,以及IPO的堰塞湖,正在給私募股權的專業投資和安全退出帶來頗多挑戰。

李青媛認為,此前一、二級投資市場存在大量階段性機會,使得大多數PE機構都將上市作為最理想的退出方式,造成了PE機構過度依賴于IPO。事實上,由于行業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也不同,并非所有企業都適合上市,尤其對于文化企業而言,很多資產量和規模不達標的企業并不適合上市。

“其實文化投資這一領域本身可以IPO的項目并不多,很多項目很難達到現行IPO的標準。而七弦投資所做的一些股權類投資,本身也沒打算非走IPO這條道路。”李青媛說,“文化行業目前所處的階段還不成熟,所以沒有那么多企業可以IPO?,F在依托產業背景做并購更合時宜一些。”

即使已經上市的一些文化傳媒類公司,由于自身主業增長性有限,也需要再找新的與文化產業相關的業務增長點,進行并購整合,“現在這種打通產業鏈的需求非常旺盛,這也是七弦投資的一個重要退出通道。”

除了并購退出,現在部分私募機構所投的公司還以集團公司的產業為主線,積極布局集團所擁有產業的上下游行業,發掘相關機會待日后退出。在這方面,相比于其他投資公司,背后擁有宋城集團依托的七弦投資,顯然更有優勢。

李青媛表示,未來不排除將所投資的企業或項目與宋城集團資源平臺進行整合的可能性,“大文化領域都有些相關性,資源和運營上都有一些相通性。目前宋城集團正在全國擴展業務,這一過程中也會積累一些新的資源,而這些資源七弦投資也可以共享。”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