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5日,據國外媒體報道,風險投資研究公司Dow Jones VentureSource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大陸地區的風險投資交易為202筆,交易金額為37億美元。2011年的這兩個數字是362筆和63億美元。中國風險投資市場萎縮的原因是經濟方面的不確定性。
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國際風投改變了在遠東尋找下個大事件的計劃,首當其沖的就是中國市場上大范圍的風險投資萎縮。
去年在美國IPO(首次公開招股)的兩家中國公司是游戲公司歡聚時代和電子商務網站唯品會。兩支股票的表現很好,自去年3月份IPO以來唯品會股價上漲了403%。去年的兩起IPO交易不及2011年(15起)和2010年(38起)的零頭。
投資公司GGV Capital分析師杰夫·理查茲(Jeff Richards)表示,之前IPO的企業表現不佳影響了對中國創業公司的熱情。不可否認的是,對中國企業熱情減退的部分原因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更嚴格的審查。
在中國境內IPO的公司數量也在減少。去年,約150家中國公司在境內上市,比2011年減少了45%。
風險投資公司減少在中國投資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盡管2010年、2011年發生在中國的風險投資熱已經降溫,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科技產業已經成為一座鬼城。據悉,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和百度投資的旅游網站去哪兒計劃在美國上市,但它們可能會等待市場情況好轉。
盡管所謂的“旅游投資者”已經停止在中國投資,但大量風險投資公司仍然在中國投資。投資公司Accel高管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表示,他的公司“對中國市場仍然非常樂觀”,在北京和上海的辦事處有11名合伙人。投資公司GSR高管理查德·利姆(Richard Lim)在中國仍然很活躍。
投資者對中國創業公司興趣的降溫是對之前的投資熱潮的必要糾正。例如,數年前中國的團購網站獲得了巨額投資。團購泡沫破裂后,只有少數幾家團購網站存活下來,許多投資者都血本無歸。
對于投資者而言,中國科技產業仍然蘊藏著大量機遇。但是,隨著部分風險投資公司將目光轉向別處,中國大陸創業公司在獲得國際資本方面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