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顧問的尷尬:炒股冠軍受煎熬 缺口7.5萬人

2013/04/26 15:00      林邑

“現在,我們都在熬著,實在熬不住,我會去私募機構。”即使剛剛在一個全國級投資顧問炒股大賽獲得冠軍,陳強(化名)已經開始為自己尋找退路。

當投顧制度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實施之時,投顧業務被認為是“證券業掘金新熱土”,可以憑借為客戶提供服務獲取收益。陳亮毫不猶豫地選擇這個行當。成為第一批700多投顧中的一名。很多和他有同樣想法的人使這個群體的數量在一年時間內就暴增到22000多名。

然而,券商推投顧制度推行至第三年,身處其中的投顧發現,他們的工作和想象有些不一樣,券商和客戶并沒有因為他們的出現有新的變化。

這個群體也不再具有吸引魔力。如果以每個投顧服務1000個客戶計算, A股目前一億股民至少需要10萬個投顧,而目前正式注冊的投顧不足25000人。

事實上除了自己所在營業部五名投顧中已經走了兩人,陳亮了解到不少同業都有離開之心。決定堅守的投顧也認為,現行模式下,看不到未來。

在關注和研究內地券商業務模式二十年的中國臺灣資深證券專家、東興證券高級顧問蔡岳麒看來,目前投顧制度本身定位有問題,投顧們如果不能和綜合財務管理相結合,做到真正地以客戶為主為其提供服務,在混業經營趨勢愈發明顯的未來,投顧將日益邊緣化。

營銷還是服務?

提起投顧的工作,中國證券業協會會長陳共炎今年初在一個論壇上說到:“要進一步推動經營機構加速向財務管理轉型,提高證券公司財務管理的水平,強化投顧等專業顧問的能力,支持證券公司開展高端化、專業化的金融服務。”

然而在陳強聽來,這番話已經不怎么能讓他興奮了。

28歲的陳強,證券從業5年,剛剛在一個全國級的投顧炒股大賽上獲得冠軍。這個為期三個月的比賽,吸引了3000多名注冊在職的投顧參賽。最終身處一大型券商的南方小營業部的陳強奪魁。

利用到北京領取10萬元現金大獎的機會,陳強和其他券商的同行交流。這些來自各券商的精英投顧,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投顧的日子越來越難了。

當初大家投身這個行當,是因為201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證券投顧業務暫行規定》中指出,“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接受客戶委托,按照約定,向客戶提供證券及證券相關產品投資建議,并直接或者間接獲取經濟利益的活動。”

《暫行規定》意味著給了券商在未來最賺錢的“財富管理”領域的政策東風。券商從此可以從過去憑借營銷賺取傭金轉而名正言順地憑提供服務收費。

股市從2007年的大牛市高位下來,自2008年之后,券商為了占有市場,普遍采取了低傭金率戰略。券商們一直以來賴以生存的“堅挺”的傭金開始出現跳水,從千分之三快速下滑。

然而,傭金價格戰的缺陷日益凸顯,對券商個體來說,在市場份額難有大幅度提升的背景下,雖然全員營銷,一味降低傭金率,但并非長久之計,實際上,也沒能起到支撐頹勢大局的作用。

正是因為興趣傾向于分析,傾向于給客戶提供投資炒股建議,在做了一年主要業務為營銷的客戶經理之后,陳強于2008年轉崗做類似投顧的工作,并在之后成為正式投顧。

陳強希望自己能像國外投顧那樣,不靠傭金提成,而是靠為客戶提供服務,收取咨詢費、服務費,實現自我價值。

但現實讓他越來越郁悶。營業部的銷售任務基本都是剛性的政治任務,總公司一下達指標,無論如何都要努力完成。兩年多下來,雖然行情不好,但營業部的盈利依然主要靠銷售傭金提成。

要想傭金多,就要向客戶營銷產品,鼓勵客戶交易?,F在,陳強名下有300名客戶共1億客戶資金量,但他并不太愿意做不適合客戶的營銷。

這次北京之行,陳強悲哀地發現,原本定位為券商高級技術人才的投顧,多數目前其實做的就是簡單營銷賺取傭金,而并不是如《暫行規定》中所說提供“包括投資的品種選擇、投資組合以及理財規劃建議等”,更談不上收取服務費。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