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社交網絡死亡觀察:水土不服 內容干癟

2013/04/28 11:27     

商務社交網絡是Web 2.0 的產物。在國外被稱為Busines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BSNS),或者Professional Networking Service。在美國,商務社交網絡的代表是LinkedIn,而在歐洲德國的Xing 和法國的Viadeo 也占有了大部分市場。中國的商務社交網絡代表性產品有天際網、優仕網、經緯網以及大街網等。

死亡時間:2014 年。

死亡原因:水土不服。

死亡診斷:

水土不服,病證名。中醫指初到一個地區,由于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暫時未能適應而出現的各種癥狀。如:食欲不振、腹脹、腹痛泄瀉或月經不調等等?!蛾套印氛f:“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中國的商務社交網絡即是如此,實際上在中國目前并不適合生長像LinkedIn 這樣單純的商務社交網絡,不是說中國不存在商務社交網絡,而是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存在著。

中國商務社交網絡現狀

* 若鄰網用戶數據來源于騰訊科技;經緯網為透露過具體用戶數據,如果與人人網打通后將有3100 萬潛在用戶,數據來源TECH2IPO 。目前經緯網在重點推廣旗下產品“經緯名片通”,也未透露用戶數;天際網用戶數來自于百度百科;優士網用戶數來自36 氪,其早期也有過150 萬美元的融資;大街網數據來自于百度百科;

中國的商務社交網絡們過得并不太平,即便它們的模仿者LinkedIn 在美國風生水起。

號稱“目前中國最大的職業SNS 網站”的天際網本周被爆出由于業績不佳,包括創始人在內的多名高管被清洗,為了挽救人氣,甚至策劃了一個以職場選美活動為內容的“諾曼底行動”,結果以失利告終,據悉其母公司Viadeo 對中國區的表現非常不佳。而它本身也存在整體產品線不夠聚焦,產品定位模糊不清的情況(來自TECH2IPO 文章:《剖析:四不像的天際網,如何破除障礙尋求出路?》),之前收購了移動商務社交應用在這兒。

若鄰網自稱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商務社交網”,可惜之前被丁辰靈判了死刑,不過中間經歷了多次的波折,創始人鄒嶺二進二出。網站一度也裁員,幾乎關站。重組以后,資方獲得了控制權,現在轉型做獵頭。

曾一直被外界看好的優士網致力于發展最精英的會員,號稱會員中有近6% 是CEO ,可惜在今年年初被爆料稱因公司運轉不良、管理層動蕩、融資等問題,在投資方的亟需看到贏利的壓力下,已在近3 個月中裁去了近六成員工,總員工數從60 多人下降到不足20 人。在融資問題上屢屢碰壁,去年在AngelList 尋求第三輪融資,但僅以1100 萬美元的估值尋求150 萬美元的融資金額,另還傳出高管婚外戀等八卦新聞。

這幾家大一些的BSNS 網站都是這般情況,更不用說那些連“最大”都不敢稱的網站了。一部分創業公司一窩蜂盯在了移動商務社交上,把“名片”作為敲門磚。就像TECH2IPO 曾經說過得那樣,這是一個被迫的選擇,因為看起來要讓大家直接社交有難度,那我就去解決他們的剛需好了,所以“名片”就“被選中”了。

失根的中國商務社交網絡

人情法則和公平法則

中國人其實把“商務社交”稱作為“搞關系”,中國人比西方國家的人有更強大的商務社交需求,因為在中國的社會中,個人的社會關系是決定個人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講究“人情法則”的社會,必然是一個關系取向的社會,只有個人的社會關系網越大,那么他在別人心目中的權力形象也就越加巨大??墒?,為什么卻偏偏出不了像LinkedIn 這樣的商務社交網絡呢?

費孝通先生曾經在《鄉土中國》中對此就做過很生動的比喻。西方社會的關系結構,就像是一麻袋土豆,雖然在一起,但是相互獨立,不看重關系的親疏遠近。而中國社會的關系結構,就像是在一湖清水中投入一個石子,形成一個由內及外的同心圓。人們會根據關系的親疏遠近展現和表達自我,以不同的交易法則和關系不同的人去交往,如果資源需求者期望資源支配者依靠“人情法則”將自己手中的資源作有利于自己的分配,那么他必須運用各種方法將資源需求者套在與自己有關的角色關系當中,以混合型的關系和對方保持往來。

在中國,往往“認親家”“拉關系”“攀熟人”這樣的交往過程就顯得十分重要,基本上都是透過角色套系的作用,和原本沒有關系的人建立起關系。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除了有職業的關系外,還有朋友關系,甚至倫理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像西方那樣LinkedIn 模式“讓生活的歸生活,讓工作的歸工作”在中國就沒有辦法行得通。

LinkedIn 這種模式是西方社會“公平法則”影響下的產物,“公平法則”正好是用來規避“人情法則”的一種重要的方法。按照公平法則,要在包含各種不同人際關系的團體中建立起一套清晰的社會互動規則,比如“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在這種法則下建立起來的人際關系則沒有那么多的感情因素在內。盡管中國的公司也都逐漸建立起了這種“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但是并不像西方企業那樣的徹底,在“公平法則”的背后,依舊有數不清的“人情法則”在背后維持表面的公平和和諧。

中國缺少獨立商務社交模式

所以這就能解釋,盡管為什么在中國,人們盡管對職業社交的需求非常強烈,卻不能夠形成像LinkedIn 這樣非常有西方色彩的社交網絡,即便在Facebook 稱霸社交網絡的同時,LinkedIn 能夠分一杯羹的緣故。在中國,商務社交總是與生活交纏在一起的,即便是有求于人或者有利益之間的交換,往往不會用很直接的方式直接進行,而是“曲線救國”,比如中國獨有的餐桌文化,酒文化,利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系反而更容易辦成事情。中國線下的商務社交充斥著的非理性和非契約,與拿到臺面上來看的嚴肅的商務社交網絡格格不入。

在中國,最成功的商務社交網絡實際上是微信、微博、人人網這樣的普通社交網絡,因為這些社交網絡上,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系是復雜的,你不能很清楚地將“人人網”和“經緯網”分開,不能把“微博”和“微人脈”分開,盡管經緯網和微人脈是獨立存在的,但用戶已經默認把它們并入到了人人網和微博當中。

這也很清楚地解釋了為什么即便有人人網這樣龐大的社交網絡為基礎,也不能盤活經緯網建立商務社交網絡的夢想,而人人公司也沒有辦法剝離出人人網用戶中的“商務社交層面”,從而移植到經緯網方面來。因為經緯網所承擔的角色已經在人人網內部深深扎根,并與“人情社交”緊緊糾纏起來。另外也清楚地說明了為什么像天際網、若鄰網這樣的職業社交網絡半死不活的原因,脫離了普通社交層面的職業社交網絡是無法存在下去的。

所以說盡管中國的投資人和正在做商務社交網絡的人也明白了因為人文環境的不同而導致了商業模式的不同,盡管也明白了LinkedIn 無法直接復制,但是如果不能看到中國的商務社交無法真正獨立的情況下,依舊是在瞎撲騰的。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