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稱,商業模式的創新、創業者自身的素質比計劃書更重要
在河南創立首家天使投資機構,并開創“天使投資+孵化器+創新大賽”的創投模式。
累計投資企業30余家,被業界稱為“河南天使投資第一人”。
他是國內著名創業導師、天使投資人、華夏海納企業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明。
本周六,“夢粉”將有機會與這位“天使”面對面,聽取對于項目、商業計劃書的建議和點評。
創業
抓住每個行業的“黃金期”
李明是周口扶溝人,從傳統創業者到天使投資人,他的創業經歷代表了眾多具備前瞻眼光創業者的典型路徑。
1985年畢業后,他被分到河南省化工廳;1992年,他辭掉工作,去一家民營消防設備企業,擔任工程部經理。
離開有編制、旱澇保收的政府機關,李明憑借自己過硬的技術實力,很快在消防行業站穩腳跟。
大學里學到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也派上了大用場,“消防行業當時是新興行業,很多員工都是半路出家,而我能看懂進口設備的使用說明,知道如何使用。”
1996年,他辭職創辦了自己的消防工程公司。
7年后,他在鄭州消防工程市場做到前三名,實現每年上千萬元的工程量。李明說,自己當年走的正是“先就業再創業”的路子,“如果沒有打工時的歷練,直接去創業,失敗的概率是很大的。”
“企業做大后,日常施工、監理占用了大量的精力。”李明也發現,幾年高速發展之后,消防行業遇到了瓶頸,他開始有意識地積累人脈、收集信息、進入不同的圈子。2003年,他果斷轉行,進入房地產業。
轉型
創立天使投資機構
當年,李明趕上了房地產業發展的黃金期。
高速發展之下,李明意識到房地產業的拐點即將到來;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他把大部分資金從房地產業轉出,公司轉向資本運作和投資初創企業。
“我們對企業做了一個大的調整,專注于天使投資。”
李明隨后創立河南華夏海納創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專注于高科技項目對接孵化,業務涵蓋信托、銀行、基金管理等諸多領域。
“如果你專注做一件事,有可能成為教授、專家,但不一定能成為企業家。”李明說,創業者的眼光不能僅關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要放眼整個社會,只要是自己有可能涉足的行業,都可以提前準備,擇機進入。
李明把天使投資做成一種機構行為,“我們獨創了華夏海納模式,就是天使投資+孵化器,并通過創新大賽征集項目。”
“投資機構不光給他錢,還幫他注冊公司,幫他配備生產團隊、管理團隊、營銷團隊,把所有正常公司需要的都給他配備好。然后根據他自身條件,如果他具備管理才能就做管理,不具備的話就給他配備管理人員,把公司按正常企業的形式發展運作起來,這就是華夏海納模式。”
他說:“經過證明,這種模式是成功的,這也是我們這幾年的一個收獲。”
支招
尋找風投前,先找到項目的亮點
身為投資者,要接觸大量創業者遞交的商業計劃書,李明站在投資方的角度為創業者“支招”,如何獲得資金的青睞。
“想要吸引投資人,首先要知己知彼,了解你所投遞計劃的投資機構的傾向,論證一下自己的項目是不是對方所青睞的。”
在尋找風投之前先找到項目的亮點以及需要風投幫助的地方,獲得風投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例如我們投資的重點,跟河南的區域性也有關系,因為天使投資畢竟是本土化,更便于管理,而且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有推動作用。我們在選項目時基本會關注三個方面:一是精細化工,二是新材料,三是生物制藥。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高科技項目,比如節能環保方面的。”李明介紹。
另外,創業者要會“講故事”。
講故事,其實就是把自己的商業計劃清晰地描述出來,突出創新點。
“除了高科技、節能環保項目之外,目前我們也關注新的商業模式,比如最近接觸的一個烘焙項目,這個年輕人就是采用一種新模式經營西點蛋糕。他在向我們尋求建議時,我們發現他的思路很好,于是有意合作,幫他迅速發展。”
在投資方看來,商業模式的創新、創業者自身的素質比計劃書更重要,如果你對自己的項目信心滿滿,完全不用覺得投資機構“門檻高”,勇于交流,也許機會就在其中。“你完全可以找一個投資人當老師,把你的創業疑問提出來,他們會立足專業角度幫你解決問題。”
建議
選擇合適的投資人
創業者如何撰寫商業計劃書,李明建議,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投資人,要考察投資人的投資傾向,比如他們專門投資高科技項目,或有潛力上市的企業,創業者要事先了解投資人重點關注的領域與自己的項目是否契合。
其次,使用風投指定的模板。在風投網站上一般都有商業計劃書模板供下載,使用默認模板是最好的,因為不同的投資公司在考察項目時會有所側重。
最后,投資人最關心的還是項目的前景和潛力。“高科技產業要重點講述產品的技術優勢、銷售市場和前景,而商業模式創新型項目,則首先要講清楚原有商業模式的弊端,闡述新模式的創新點,對發展前景做出暢想。”
【想看更多PE/VC、公司、產業、創業等領域每日重磅新聞嗎?請關注ChinaVenture微信官號:China-Venture】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