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活一次;有規則并遵守才有效率;相信“相信的力量”。
從做PreAngel以來,每年我都會抽空去美國一兩次,主要是在硅谷(灣區)一帶見見當地的朋友,他們主要有VC、創業者、斯坦福和伯克利的學生創業組織負責人、無線科技領域的各種組織機構負責人等,我一直試圖逐步了解這個全世界高科技上市公司最密集的地帶,究竟有著怎樣的特別之處,有什么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讓我們回到“鄉下”也可以顯得與眾不同;同時,也想知道,我們這些“鄉巴佬”,有沒有機會在這個全世界最聰明的人密集的地區,找到自己的立足點,未來也能投資幾個像Google、Facebook那樣的偉大公司?
來的越多,感觸就越深,雖然還只是皮毛,硅谷帶給我的感觸已經非常深了,在此與各位分享:
1、You Only Live Once - 你只活一次
我的PreAngel美國投資合伙人叫Boyd,是個土生土長的舊金山人,他說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告訴我,最近灣區流行YOLO這個說法,全意是You Only Live Once,字面意思很簡單,可寓意深刻。如果我們從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那天開始就足夠重視這個短語,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今天。今天的大部分中國經濟支柱人群,其實某種程度上都是在為別人而活著,為了父母,為了子女,為了朋友。有些時候,看似你自己選擇了你的生活,其實不然,你活在別人為你塑造的形象里,如果你今天對你的生活狀態不滿意,八成是你沒有為自己而活!其實把你自己活好,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因為每個人都是唯一的,都具備不同的能力和喜好,如果全社會都遵從自己的內心而活,我們每個崗位一樣都會有人做,而且做得更好!
這句話雖然近期流行,但卻是灣區一個常見意識形態的總結提煉,也就是說,很多美國名校的孩子們早就這么做了,至少比我們國內的孩子們更早意識到“為自己而活”的道理。而整個社會也對這種意識形態給與支持,比如在中國最不能被父母理解的輟學創業,比如放棄高薪背包窮游,比如與一個跟自己完全“不門當戶對”的人結婚,比如我在一個破公寓做一個“苦逼”的藝術家,還有那么多女生選擇做單親媽媽……當一個人選擇為了自己而活的時候,TA往往具有更加持久的恒心,或者說所謂的創業者最需要的“執著”。
YOLO,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么在硅谷有世界上最高密度的優秀創業者。
2、Rules & Disruptive - 規則和破壞
在美國開過車的人都知道,大家在馬路上都很講規則,行車效率很高!舉個例子,硅谷的著名華人天使投資人李軍(快創營合伙人)說,又一次他坐一個國內來灣區出差的人開的車,他發現每到一個路口,即便是綠燈,這兄弟都會帶一腳剎車,后來他好奇地問為什么?這哥們回答說:“我擔心兩邊有車冷不丁竄出來啊!”
沒去過美國的人可能會好奇,這很正常啊,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在美國開過車你就知道了,你在直行的時候,如果沒有Stop Sign和紅燈的話,你大膽開就好了,兩邊不會有車穿出來的;因為路口兩邊的車道上要么會亮紅燈,要么會有Stop Sign,而美國人開車看到Stop Sign肯定要停一下左看右看再走的,就算沒有Stop Sign,拐彎的車也一定要讓直行的車,因此會開得很慢左看右看。這樣直行的車就可以大膽開了!
你看,一個好的規則設計,讓大家的行車效率都提高,只要大家都遵守,人人獲利!在創業領域,你可以理解為,在一個好的規則框架下創新,你會更加有效率,你不用擔心有人“暗算”。
這就是健康的破壞式創新:基于一個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規則的框架下,通過技術、設計、運營或者商業模式等的創新而顛覆一個不思進取的老舊行業(企業)的過程。破壞式創新破壞的是過時的制度和不思進取的企業,屬于優勝劣汰的范疇,是良性的新陳代謝!
我們目前在國內看到太多“不健康”的商業案例,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為“破壞規則式創業”,破壞規則意味著該企業的發展影響到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甚至破壞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利益,這些不守規則的創業者就是“從兩側馬路直接沖出來的司機”,一方面他們沖出來很可能被直行的車輛撞到,兩敗俱傷;另一方面,他們大范圍地出現導致直行的司機過路口都要帶一腳剎車,整個交通效率因此被影響。
這就是我們兩邊的另外一個區別,根本原因可能是“創業的目的”不同,一邊是為了“賺錢”而“投機”,所以不顧對環境,對行業,對消費者,對社會的 “破壞”;一邊更多的是為了“理想”而創業?;蛘呖梢哉f灣區的創業者成長和生活的環境讓他們形成了一種思維習慣,不會輕易“破壞大家都遵守的規則”,這邊的“破壞規則”成本很高的。
這次,我應丁若宇之邀去給斯坦福商學院的一些同學做了點分享,我知道他們聽過太多大佬的講話,我也不知道該分享什么好,所以把我最新的對創業者信念的5點提煉分享給了他們,Boyd說我分享的這5個點說明了“我應該屬于硅谷”。如下:
3、Believe the power of belief - 相信“相信的力量”
這跟你創業的目的有關,如果你為了自己而活,為了理想而創業,那么你就會“堅信”你的事業,堅信你看到的未來,這種“堅信”本身是具有強大力量的,非常Powerful,這種力量可以幫助你組建團隊,籌備資金,打造產品,營銷品牌,銷售服務……你的創業之路雖然荊棘密布,但是你依然會逢山開路,一往無前。
很多創業者并沒有注意到,“自己對理想的信仰“本身就是力量的源泉,你以為是你畫的餅吸引了團隊、你以為是你未來的上市計劃吸引了投資人、你以為是你的巧舌如簧吸引了顧客、你以為是你的一帆風順吸引了媒體報道……你錯了,如果不是“信仰的力量”,你的餅,你的憧憬,你的巧舌如簧,都會消失在一次又一次的市場風浪之中。
在九死一生的創業過程中,唯一能給你取之不盡能量的,只有你的“信仰”,無他!所以,放棄什么都不能放棄信仰!如果你都不相信你做的事,那你憑什么讓別人相信?回頭看看,很多失敗的公司,根本原因都是創始人自己放棄了最初的信仰,之后圍繞在TA周邊的一切都隨風逝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