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張玉榮和如煙辭去杭州的工作返鄉創業,在淘寶網上開了一家夫妻店,出售陜西當地農民家里產的蜂蜜、紅棗、獼猴桃等土特產。
3年后,他們從網上走到網下,花費60萬元開了個實體店——一個有十余間客房的“心情山莊”,山莊建在陜西興平市桑鎮的村子里,主打純天然休閑旅游。據稱上個月來山莊的幾批客人中,有一批是由母親陪同來“產后休養”的,還有一些客人來自華東地區。
像張玉榮夫婦這樣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在當地農村并不多見。而由于經驗或知識體系等限制,某些做法仍存在簡單化和“拍腦袋決策”的傾向。對于這類具有一定風險的家庭作坊式創業,基層政府及相關金融機構在貸款扶持上仍顯得較為謹慎。
無息貸款難成行
對于開設“心情山莊”,張玉榮可謂躊躇滿志。想法初具雛形時,他去相關政府機構咨詢有關創業支持的政策,得到答復說,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可獲得政府無息貸款8萬元,1年后返還本金。此外,出于資金安全的合理考慮,需要兩位公務員進行擔保。
為此,張玉榮撰寫了詳細的項目計劃書,遞交到了鎮政府。在等待審批的同時,夫妻倆開始了購地、施工等的前期準備。
在陜西桑鎮宋莊村,記者見到了張玉榮的母親。為了支持兒子創業,她將自家住房向銀行抵押貸了50萬元。月息接近7厘,大致是略超8%的年化貸款利率。期限5年,逐月歸還利息和本金。
張玉榮夫婦購買的地基是一處廢棄多時的民房。據如煙介紹,買地基只花了4萬元,但材料和人工近幾年漲得很快,房子建成已花了近60萬元,自己前幾年的積蓄也拿出來了。
由于資金困難,張玉榮對那8萬元的無息貸款仍充滿期待,卻苦于無處尋覓能提供擔保的公務員。據介紹,政策是縣級以上政府部門制定的,鎮里只管具體落實,而近幾年在桑鎮還未實際操作過這一創業貸款。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陜西省政府及教育廳等部門,已在高校畢業生中開展了3萬至50萬元不等的無息貸款支持創業活動,已有相關從事廣告傳媒、家教培訓甚至畜牧業的大學生得到了款項支持。
回鄉創業之難
記者查閱公開資料后得知,“心情山莊”所處的桑鎮,歷史上曾屬于“四大名鎮”(西吳、馬嵬、桑鎮和店張)之一,近代以來卻日漸式微。
對此,桑鎮政府辦公室主任周社興表示,去年桑鎮人均純收入是8750元,今年要努力實現同比增加18%達到人均9237元。但隨著大環境變遷,桑鎮的地理位置優勢漸失,發展勢頭減弱,實現目標存在較大困難。
據桑鎮黨委書記趙凱旋介紹,該鎮約有3.4萬總人口和2萬畝耕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僅6分左右,這制約了經濟作物種植的規模效應。
在當地小有名氣的“辣蒜大王”贠國朋,今年28歲,已在這個行業奮斗了8年。據介紹,他經營的興平市農副產品加工中心,年均銷售額約在1000萬元左右,凈利潤約60萬元。
但是,像贠國朋這樣“幸運兒”,在桑鎮也就為數不多的那幾個。更多的年輕人,仍然選擇了“東進”,近的如西安,遠的也有在蘇浙滬地區打拼。
當地的老村民告訴記者,就在現在這個位置,改革開放初期還是一條繁華的工業及商業街——菌肥廠、磷肥廠、縫配廠、棉成廠、供銷社等一家挨一家,甚至還有歌廳和舞廳。但現在什么都沒有了,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了。
盡管如此,如煙仍選擇了回鄉創業。她告訴記者,以前在杭州的工作就與電子商務有關,技術上沒問題;淘寶上所賣商品,或是從周邊老鄉手中收來,或是對自家農作物進行簡單加工,力求原汁原味。
對于淘寶銷售究竟能帶來多少收入,如煙并未透露詳情。但50萬元的貸款本息必須在5年內逐月還清,僅憑小小的淘寶網店以及這僻野荒郊的山莊,還債的壓力可想而知。如煙說,心情山莊開業典禮的2萬元費用還是高利貸借來的。
物流掣肘夢想
物流的掣肘,仍在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近年來興起的電子商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不足。
扎根農村后,張玉榮和如煙夫婦收購原材料容易了,可去縣城郵局寄貨的路卻遠了。由于量少,快遞公司遲遲無法入駐村里,張玉榮只能隔三岔五地騎三輪電瓶車去縣城郵局寄貨。
記者上一次來訪,曾應邀與如煙的十幾位好姐妹座談創業理想。彼時,她們對“在淘寶開店”充滿憧憬。但這次故地重游,記者看到,她們中并沒有誰成為真正的“跟隨者”。
在如煙的淘寶主頁及阿里巴巴的博客上,記者看到關于心情山莊的文字和圖片介紹。有過購物體驗的異地顧客,或許會對這種純天然的休閑旅游有一定興趣。
張玉榮告訴記者,他原本在廣東老家有固定工作,但出于對愛情和事業的追求,仍決心遠赴陜西農村開創新天地。“我們的淘寶店,現在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心情山莊,只想用它來招待遠方的朋友和顧客,收費并不貴。”
從網上到網下,張玉榮和如煙的創業生涯才剛剛開始,希望他們“淘寶村”的夢想早日實現。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