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團市委調查 哪些難題攔住大學生創業?

2013/12/19 15:12      王玉龍

受訪大學生對創業環境的期待

A.提供創業教育培訓:8%

B.放寬貸款政策:10%

C.拓寬融資渠道:14%

D.稅收優惠:19%

E.搭建長效的創業服務平臺,

提供創業引導扶持服務:22%

F.放寬新企業準入:27%

新一屆大學畢業生們又開始找工作了。“創業還是就業”是一些大學生面臨的選擇。近日,團市委主辦的“南京青年發布”對395名青年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缺乏經驗、沒有好項目、缺少資金、企業注冊困難、創業成功率低等都是大學生創業擔心的事。

“我曾想過畢業后就創業,但一直沒找到好的項目。”南京師范大學的大四學生張曉告訴記者,她曾在大二、大三時和同學一起在仙林大學城開過一家服裝店,網上進貨,實體銷售,除去房租、水電等費用,幾乎沒怎么賺錢。張曉身邊有創業想法的同學不少,但不是每個人都能付諸行動。不少人創業還有很多顧慮,比如有些同學想創業,但是父母不同意,沒有資金來源。還有些同學想等有一定工作經歷和資金基礎后再根據現實情況決定是否創業。

青年創業者陳佳賢是一家軟件服務企業的老板,“5年前大學畢業,當時一窮二白,到現在我都能經常夢到當時向別人借錢的場景。公司注冊資金是10萬元,最后,還是我媽媽從老家一家農村合作社找人擔保,給我貸了款。”陳佳賢說,對很多白手起家的年輕創業者來說,新企業的注冊、創辦條件的設置是他們最擔心的內容。

在創業環境方面,27%被訪者認為要放寬新企業準入,22%的希望搭建長效的創業服務平臺,提供創業引導扶持服務,19%的希望有稅收優惠。團市委青工部部長、市青年商會秘書長蔣仲群說,南京現有大學生創業很好的政策環境,包括創業的資金扶持、融資新渠道、稅費減免以及各種獎勵等,這些是前所未有過的?,F在很多青年有很高的創業熱情,創業的人數也比幾年前增加很多。這次調查有17%的大學生畢業后就想創業,這個比例很高,這與近幾年南京大學生創業利好政策和濃厚的創業氛圍分不開。大學生對創業還有很多擔心的內容,他們最急切的愿望就是期待能有更好的創業環境。眼下,青年人創業已被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相關部門對青年創業的宏觀政策還可以放寬覆蓋面,讓更多大學生受益。政府和社會各界還應該在創業教育、創業指導等方面給予進一步的支持。

高校導師建議“年輕別怕失敗”

“有了經驗,二次創業會更從容”

調查數據還顯示,現階段而言,38%的被訪者均表示“先就業,再創業”才是明智的選擇,17%的人表示畢業后便有創業的打算。

80后創業者陳思華是南京首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2003年大學畢業后,他先在一家日資軟件企業做手機游戲設計。當時國內正興起電腦游戲開發熱潮。他了解到,日本在2001年就提前進入了3G時代,“手游”市場遠遠超過了“網游”。當時他敏銳預測,待國內進入3G后,手機游戲也會大熱,當時他在這家公司年薪拿到10萬元。2006年5月,陳思華辭職,拿出工作后攢下的25萬元,和朋友創辦了手機游戲開發公司。

不少人羨慕陳思華的眼光以及這些年的順風順水。“事實上,創業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我最困難的時候,只能靠借錢給員工發工資。”陳思華說,南京這幾年的創業環境越來越好,公司也得到了很多扶持。為了生存下去,公司一直不斷地開發新產品,最近他正在開發一個“解決停車難”的軟件,讓車主在手機上查到附近的停車場有多少空位。他希望該方案能得到有關部門的支持。結合自己的經歷,陳思華說,年輕人應該先積累一定的經驗,選擇好的創業項目和好的合作伙伴,同時對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明白能干什么,這時候創業成功的概率應該會高一點。

“到底一畢業就創業,還是先就業再創業,高校里一直都有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積累了經驗再創業比較靠譜,也有人認為如果先工作,最初的激情會被生存壓力磨平,工作后就會安于現狀,再難有勇氣辭職創業。”南京工業大學校團委負責學生創業的老師吳杰告訴記者,現在學校創業的大學生比過去幾年多很多。在校學生創業真正上規模的很少,絕大多數依賴電子商務,規模很小,靠淘寶、校園BBS等做載體,比如有云南的學生通過淘寶銷售老家的特產,還有些銷售自己的手工作品等。這樣的創業者,大多一畢業創業也就結束了。即使創業規模小、賺錢不多,但他們的創業綜合素質還是得到了提高,也許在社會上再磨礪幾年,還會走上創業這條路,到時候他們將會比其他首次創業者從容很多。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