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再獲融資:如何盈利成一大挑戰

2014/03/18 14:55     
BI再獲融資:如何盈利成一大挑戰

BI聯合創始人亨利•布洛杰特

網易科技訊 3月18日消息,國外網站發表文章就美國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獲1200萬美元新一輪投資后所面臨的挑戰進行評述,文中談及了該網站新聞發布模式的價值,提議BI實施打響知名度、提升訪客量、培養優秀員工、擴大規模等發展策略。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美國科技網站Business Insider(以下簡稱BI)近日宣布再獲注資1200萬美元,使其總融資額達到約3000萬美元。

BI由前證券分析師亨利•布洛杰特(Henry Blodget)和網絡廣告服務商DoubleClick創始人凱文•瑞恩(Kevin Ryan)兩人聯合創建。該網站以及赫芬頓郵報、Gawker、BuzzFeed和《福布斯》網站等新聞博客網站,開創了一種融新聞聚合、自由撰稿和多家媒體共享新聞源、原創報道和評論為一體的新聞發布模式。此外BI還推出了積極的流量提升策略。

去年秋季,BI希望以1億美元出售,但未遇合適的買家。1200萬美元的最新融資來自現有的投資方(其中包括亞馬遜創始人兼CEO杰夫•貝索斯),而非新投資者。這種出售意愿無從實現、欠缺新投資者的狀況也許正暗示了人們對這種新型新聞發布模式的價值持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態度。

BI以及其他以流量為生存之重的數字出版企業所能做到是積累高訪問量。BI在1月的獨立訪客量高達2540萬,福布斯網站和BuzzFeed的獨立訪客量更是達到BI的3至4倍。

高訪問量的實際意義多大和價值何在,人們尚不得而知。BI讀者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擁有忠誠度的固定訪客,將BI視為有價值的新聞來源網站。大多數其他的讀者是因為搜索引擎結果的引導、Facebook信息流功能(News Feed)或其他社交媒體的頭條推送而點擊BI登載的文章,這貢獻了BI流量的30%。

2013年,BI盈利超過19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來自廣告商。該網站表示,2014年或無法保持盈利局面。

BI需要通過提供大量新聞內容來驅動訪客流量的增長。它要做的不應只是以海量新聞吸引大量訪客,更重要的是打造一個全新的知名品牌。對品牌的運作需要增加成本。BI目前已聘請70名記者(雖未必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手,但數目可觀),每年需花費1500多萬美元。日常開銷和其他流量生成成本使總支出趕超1900萬美元。這正是BI指出2014年無法盈利的原因所在。

由于規模擴大、數字廣告創收平平和廣告計劃性購買(Programmatic Buying,通過數字技術平臺的競價方式在網站上投放廣告)的日趨流行,BI在CPM(千人成本,衡量廣告投入成本的一種方法)方面表現不佳。此外,BI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也導致CPM的減少,這意味著廣告商支付給BI的廣告費也隨著減少。英國《每日郵報》網絡版(MailOnline)擁有1.6億的月均獨立訪問量,為BI的6倍多,但盈利僅為BI的三倍多,即6000萬美元。

BI想要擺脫流量成本不斷增加、回報持續下滑的雙重夾擊,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減少新聞成本,如使用大量新聞吸引高流量的Content Mill 模式。

•專注于有創意的流量提升策略。

•推廣新的廣告模式。BI表示,將新一輪融資中的部分資金用以視頻技術開發,視頻廣告的投放有助于CPM的提升。

•縮小規模,通過謹慎控制成本來保持盈利。但隨著融資的不斷投入,BI的“棋局”已越布越大,不太可能走回頭路了。(惜辰)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