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幼兒心理健康的親子應用“元子”——主題社交模式獲得近千萬人民幣天使投資
“每個孩子都有無數個可能,我們的產品希望保存孩子的天真之心”,這是元子CEO章漓的開場白,“元子的產品更加注重兒童心理發展,我們覺得,在生理方面,比較傾向于自然型育兒方式,不去做不必要的干涉。而心理塑造其實是育兒早期更應該注意的地方”。
如何探尋幼兒心理建設?對孩子進行測評和“定義”再給出解決方案的傳統方式容易產生定性和“標準”這樣的概念,元子希望,產品中能夠網羅父母自發輸出的,不定性卻有主題方向的解決方案。近期,元子獲得來自浙商創投近千萬人民幣投資。
主題明確的UGC社交
育兒產品的社區最頭疼的就是“內容跑偏”了。從育兒知識交換很容易切換到“婆媳關系處理寶典”。除了引入專家權威內容作為引導和維護外,不同的產品會衍生出自己特有的內容管理機制。
元子用系列和主題對 UGC 內容進行了一個比較明晰的分類,用戶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篩選相關信息。根據章漓介紹,在一個話題下出現不同的討論內容后,系統會抓取不同視角的評論進行主推,讓社區和社交更具科普意義。
易用性強
元子 App 上主要以圖片+音頻方式生產內容,用戶在選擇制作后,拍一張相關照片,并且錄一段話就可以了,算是某種程度上解放了雙手:
當然,社交產品信息獲取方面,圖片+文字一定是最快的,特別是在信息二次獲取時,音頻文件很難讓人有耐性聽下去。對此,章漓表示,拍照和錄音是最快產生內容的方式,而下一個版本,會增加圖片內容,而且語音和圖片的渲染會更具特色。
“渲染是為了讓父母更易于接受科普性內容,好比我們在聊父母太過于嚴厲訓斥不太利于孩子心理發展時,生動的圖片和音頻更能讓父母產生共鳴。”
父母也應該接受測評
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并不意味著局限于只針對孩子測評。元子還提出對父母教養方式、親子狀態,甚至生活環境測評——父母與孩子怎么生活在一起。這些測評主要是依據前端收集的數據沉淀,使用新算法為父母推送更為合適的內容。
衍生服務
育兒社區沉淀下來的場景式內容或者數據,很容易帶來一系列衍生服務。比如之前寶寶樹推出的兒童周邊產品等等。因為記錄了一些生活中真實發生的親子故事,元子還有一個全國巡演話劇的計劃。
元子新版本會在九月中旬正式上線,在體驗之后覺得使用非常順滑,觸發也非常靈敏,據說團隊里大多是爸爸媽媽,如果感興趣,大家可以來體驗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