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舟發展歷程
2006年之前,千橡年收入可達8000萬元。之后受到糯米、人人、56網業務拖累,收入雖有所下滑,但陳一舟相繼變賣虧損資產變現。
1月底,人人網暫停其中站內信功能,進行業務升級。
這一信號也被一些網友誤讀為人人網下線,一時間,朋友圈內哀慟一片,網友們紛紛表達對于陪伴成長的社交網站的不舍。在陳一舟出面澄清后這番鬧劇才算告一段落。
然而,縱觀人人網這幾年的業績,網友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人人網的運營呈現節節下滑趨勢。根據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人人公司總營收與凈營收下滑皆超過30%,毛利潤同比下滑更是達到77%,運營虧損達到9570萬美元。
而在客戶群體上,隨著其忠實用戶80后、90后逐漸步入社會,使用人人網的頻率有所下降,尚在校園的00后對于這個曾經社交王者也比較陌生。此外,微信、微博等移動端產品也對傳統PC社交網站產生巨大沖擊,并有取而代之的傾向。
曾經依賴人人網風云一時的陳一舟此刻也思考如何進行改變,然而后續發力的人人網追趕的步伐顯得有些緩慢。
企業運營,一直都不是陳一舟擅長的領域,扭虧為盈更不是其強項。曾經的糯米網、56網在其經營之下也只能虧損賣出。相反,陳一舟對于資本操作更為嫻熟老練,從ChinaRen發展到千橡互動再到后來的人人公司,每一步都昭顯其對資本把控的能力。
揮不去的實業情結
“從本人角度上講,我有一定的創業情結,對于創業有濃厚的興趣,熱衷于不斷嘗試新鮮的事務,喜歡non-stop的生活狀態,相對來說,不是很喜歡安定,以及處理一些具體的事務。”
從創業至今,陳一舟身上就有兩個揮之不去的標簽。一是創業者,二是商人。對于創業,陳一舟情有獨鐘也一直堅守。然而,創業路上的起起伏伏,往往是陳一舟的資本運作能力在一次次力挽狂瀾。
1999年,看到了社區網站的潛力,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的陳一舟與兩位校友周云帆、楊寧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線上青年社區ChinaRen。
在社交網絡這片熱土上,ChinaRen依靠校友錄短時間內成為了國內同類產品中規模最大、數據最全、用戶最多的網站。
很快,資本就看中了這么一個新興的網站。在眾多投資機構中,陳一舟選擇了高盛的1000萬美元投資,為此,他還拒絕了雅虎1億美元的收購計劃。
然而,在這個項目上,投資機構與創業者還未能如愿獲利,2000年就迎來了互聯網泡沫的破裂,整個互聯網進入了寒冬。
由于形勢嚴峻,那一年,高盛拒絕投資互聯網公司。而恰恰在那時耗光積蓄走投無路的ChinaRen無法獲得再融資轉而投向搜狐。
“沒辦法,當時騰訊、新浪壓根不理我們。”對于那段經歷,楊寧曾說道。
同是海歸出身的張朝陽對ChinaRen表現出濃厚興趣,提出3000萬美元收購。三名創始人也被其招致搜狐麾下,陳一舟擔任搜狐副總裁。
然而,陳一舟無法割舍心中對于創業的渴求,于是,任職未滿一年,陳一舟便離開搜狐。“我是在合并之前就有離開的打算了。只是因為合并沒完成,才留在搜狐進行協調”,陳毫不隱晦其對實業的憧憬。
與此同時,國內無線增值業務,也就是SP行業,迎來爆發期。第二年,陳一舟再次投身創業大軍。這次他瞄準了SP行業,創立娛樂集團千橡互動并擔任CEO及董事長。
然而,其卻錯過了SP最鼎盛的時期。在此之前,楊寧與周云帆創建了空中網,并通過兩年發展融資上市。而千橡雖然多次融資卻未能走到上市一步。
在對公司的運營上,陳一舟也稍顯遜色。
千橡互動的定位是集娛樂互動門戶、移動增值業務、多媒體內容傳輸等多元化業務為一身的綜合性互動平臺。經過一系列的資本操作,很快,千橡互動旗下就擁有了DuDu網、DuDu加速器、貓撲、魔獸中國和5Q校園地帶等多個運營項目。
2006年,千橡互動出資200萬美金收購校內網,陳一舟重新回歸社交網站。
收購完成之后,陳一舟將千橡旗下的5Q校園網與校內整合到一起。并在2009年對其業務做了極大的調整。摒棄校園的概念,將其更名為“人人網”,搭建為所有互聯網用戶提供服務的SNS社交網站。
在這期間,陳花費了大量心血升級人人網的服務,通過提供發布日志、保存相冊、音樂視頻等站內外資源分享等功能,提高用戶之間的交流效率。
在陳一舟的努力下,人人網力挽頹勢成為千橡旗下最有價值的資產。2011年5月,人人網在美國紐約交易所成功上市,開盤價為19.5美元,相比發行價上漲39.28%。
上市之時,人人網市值74.82億美元,超越了搜狐、分眾傳媒、優酷、網易、攜程、新浪,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中排名第二,僅次于百度,成為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第三(騰訊、百度之后)的公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