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APP引500萬風投:30分鐘到貨 進軍高校大豐收

2015/03/20 12:33     

電子科大4名在校大二、大三學生組建的Syslab工作室,去年7月底才開始測試運營的一種被稱為“懶人APP”,基于LBS的C2C即時電子商務移動終端平臺—“快快魚”,不僅用戶數量迅速增長,已經覆蓋全國150多所高校和上千家便利店,且不斷刷新注冊用戶數,還吸引了至少500萬元的風險投資……

面對這筆巨款,4名大學生一點也不覺得意外,更沒有一絲“消費”的念頭,而是非常淡定地表示:這僅僅是創業“長征”的第一步。他們希望能用這500萬元風險投資,發展500萬個用戶。

Syslab工作室成員、電子科大信軟學院2011級學生黃震昕介紹,“快快魚”的初始功能,主要是希望能將“不想下樓買東西”的懶人和周圍半徑1.5—2公里以內的便利店聯系起來,實現快速下單、30分鐘內送貨上門的電商服務模式。他說:“互聯網經濟的內涵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豐富,在‘便利店’之外還有很大的服務創新空間!‘快快魚’的開放性和兼容性,未來業務肯定不會止步于薯片、方便面、牛肉干、酸奶等最常見的零售。”

發現

懶人是塊“新大陸”

“懶人APP”的靈感來源于Syslab工作室的幾個小伙伴去年上半年在北京實習的經歷:一天實習回宿舍后,口渴想買飲料又懶得下樓,便“眼巴巴地期望樓下的便利店能送貨上門。”他們想,這樣的懶人應該不少吧?何不開發一個APP,把無數個懶人和附近的便利店聯系起來?

說干就干,電子科大信軟學院2011級本科生黃震昕、嚴田、陳海松和2012級本科生徐緩,從去年7月初就著手研發,并用一個月時間完成了“快快魚”的1.0版本,并將其定位于“30分鐘可送達的口袋便利店”。他們稱,“快快魚”是“宅男宅女必備,專治‘懶貨’、‘宅客’及永遠吃不飽的food junkie(吃貨)”。

市場反饋證明他們這一看似“即興”的市場判斷十分準確:去年8月“試水”后,9月份就在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北京高校受到歡迎—“快快魚”的裝機量快速飆升,市場范圍更是擴展到了天津大學、南開大學、云南大學等全國各地的大學校園。據悉,“快快魚”目前已覆蓋了超過150所高校,日單量超過1000單,并正在隨著注冊用戶數量增加快速增長。

“快快魚”在“理念階段”就引起了投資人的興趣,并在其發展的各關鍵階段,堅定跟進投資。據介紹,去年8月份“快快魚”正式面世,Syslab工作室實際收到的風險投資已超過500萬元。

選擇

“即時性”才有生命

除了市場判斷,選擇服務模式也是Syslab工作室創業之初考慮的一個關鍵問題。最終,他們選擇了類似淘寶的“C2C”模式(Consumer to Consumer)—用戶個人對個人的電子商務。在“C2C”模式中,運營商提供的是一個巨大的網絡虛擬集市,無數的商鋪和無數的消費者進入市場,自由對接交易。

“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讓用戶個人對個人開展服務,運營商只需要維護好‘集市’的環境就行了。但是,這種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黃震昕說,淘寶等電商的業務范圍是全國性的,而非基于社區,這就使線下業務面臨物理距離的限制,從而使電商對物流體系具有很大的依賴性,而且會延長送貨的周期,多則三天少則兩天。

而問題的關鍵在于,“如果我現在口渴,需要買一瓶水,肯定不會選擇到淘寶上去下單,然后坐等三天時間收快遞。”他認為,“快快魚”基于社區的服務模式,恰好可以解決這一難題,從而為懶人們提供更具“即時性”或“時效性”的服務。

這樣,當懶人們在APP上下單之后,前來送貨的就不是千里之外的某個商家,而可能是自己社區附近的某個便利店的叔叔阿姨。Syslab工作室在推廣服務中承諾“為客戶提供30分鐘內的便利商品送達服務”,其實,真正的送貨時間遠比30分鐘少。而且,這一速度還將隨著注冊商家的數量和密度增加而進一步改善。

同時,用戶個人對個人的模式,也為Syslab工作室節省了不少物流成本。“由于便利店和消費者的距離不會超過2公里,我們不需要在物流上投入成本,更不需要專門組建自己的送貨隊伍。我們修好了‘高速公路’,各種‘汽車’都會自己跑起來。”

推廣

進軍高校大豐收

作為“快快魚”的第一個試用者,徐緩自己用手機下了第一單業務—從附近的便利店買了瓶飲料。“當時,APP上顯示用戶的圖標一閃一閃的,我們知道有人送貨來了,還好奇地猜測送貨人會是誰。”沒過多久,顯示用戶狀態的圖標變換成“交易進行中”。有人敲門了。開門一看,居然是一位中年大叔。

原來,這位大叔是用他兒子買的手機下載了“快快魚”,他的便利店就在徐緩實習的公司附近。“大叔上樓后,一直跟我們說這款軟件哪兒哪兒好,也說了一些不足之處,意見很中肯。”

“一傳十,十傳百”,用戶之間相互影響,注冊數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超大客戶群已然初具規模。這就為“快快魚”的中長期業務擴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平臺的吸引力要比具體的產品更加誘人。“‘快快魚’不是一個商場,而是一種模式、一種商業生態。”電子科大信軟學院創新工坊指導老師李貞昊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只要找到市場“癢點”,用戶數就會以指數級增長,不僅讓旁觀者大跌眼鏡,也會讓創立他的人感到興奮和吃驚。據了解,他們已經在北京注冊成立“樂享在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Syslab工作室的成員也都深入到IT企業實習,希望能對電商的成長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徐緩說:“互聯網上的創新空間很大,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