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發展的長尾效應就是專注頭部的紅海市場,而忽視了尾部更加廣闊的藍海市場,而對于已有產品的再創造無疑是可觀的藍海市場,不要盲目跟風,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來。以下為知名投行IVP合伙人Somesh Dash的思考:
在1989年,影片《回到未來2》的創作者就想象到了我們今天2015年的生活,準確預言了科技的發展,比如炙手可熱的平板電視,谷歌眼鏡和無人機。
如果在1989年就實現了以上高科技,那么我們現在會更易接受那些在硅谷北邊市場街流行的遠程控制滑板和賽格威平衡車。雖然我們還不至于有飛車,但奧迪在今年的CES上給我們展示了一款無人駕駛車。展會上各種聲感設備,就像是把影片中Marty McFly的智能家帶到了現實生活。
26年后,事實證明,那些關于2015年的猜想毫不夸張。因為電影創作者們不是無中生有新科技,而是對于在1989年這個時代背景下的科技做出改進和創新。
風投總是在觀望下一個全球性引爆點科技,而這部電影提醒了我,創業公司之所以能成就帝國神話,是因為能在舊觀點與新思想中尋求平衡。
比如說,以前白領們要想傳輸文件必須用自己電腦或者是隨聲攜帶USB數據線,而Dropbox和Box幫助用戶可以從任意電腦設備上下載文件。再說,以前度假預定是一項既艱辛又耗時的任務,而現在,像Orbitz和Kayak的在線旅游服務讓線下旅游機構不堪一擊,并且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還有,Spotify和SoundCloud讓聽眾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發掘音樂,從而帶來了數字音樂的變革。(Dropbox是一款免費網絡同步工具,Box免費網盤應用,Spotify是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之一,SoundCloud是一家德國網站,提供音樂分享社區服務)
在10億美元市場驅動下,所有這些靠資本支撐的公司都必須改變現狀。然而,任何一項投資都有一定風險性,這些公司急需新思想來夯實自己。從投資人角度來說,拒絕激進的科技創新容易,認同保守的科技創新難。雖然很難判斷,這些新思想會不會帶來同等機遇。
最近一個例子表明,在既有的科技基礎上最成功的創新就是由饒舌歌手Dr.Dre 創建的Beats By Dr.Dre公司,受夠了蘋果耳機的差音質,Dr.Dre和著名唱片制作人Jimmy Lovine制造了一款可以讓聽眾像藝術家一樣享受音樂的耳機。通過改造耳機來優化音質和調整音頻,從而讓用戶擁有更好的音樂體驗?,F在,Dr.Dre可以驕傲的說自己是說唱界的第一位億萬富翁了。
想到硅谷,耳機或許并不是什么性感科技,但這個例子說明了一個舊產品帶來的無限重塑可能性。最近,我加入了初創公司Pindrop Security的董事會,Pindrop Security是一家起步于亞特南大的防電話欺詐公司。
比起網絡犯罪,電話詐騙似乎微不足道,所以電話安全系統40年來無人問津。Pindrop的科技能讓用戶像Siri和Amazon Echo那樣通過音控界面獲取聲音,就像Marty McFly家多年前的語音智能家居一樣。(Echo一款圓柱形的小型桌式音箱,能為用戶房間提供音控系統)
給科技創新的建議
對于以往科技的思考,使我更加了解創業者和他們的員工。創業公司的競爭文化很容易誘導創業者誤入歧途,那些硅谷神話其實是自吹自擂而已。
每個找投資的公司都會宣稱對于行業的顛覆性,卻對新科技充耳不聞。我更喜歡踏實專注的公司。
初創公司融資時,要想表現出獨一無二來,有以下幾點需銘記:
不必玩出新花樣,想想如何重塑現有的科技來顛覆這個行業
不必局限在硅谷,科技發展已經全球化,一些最有潛力的創業公司不在美國
堅定公司理念,如果你的想法確實是顛覆性的,那么競爭也會隨之而來。你的公司如何在不改變初衷的情況下引領市場呢?
你的想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嗎?現在你的想法或許具有開創性,那么5年,10年,甚至20年后,還會保持開創性嗎?
說到投資,總會有一些新科技號稱自己是下一個硅谷寵兒,但是這些創新者要銘記回到未來,也就是說,想象一下既有科技如何為消費者和企業解決新問題。只有在新舊之間找到平衡,創業者才能不受硅谷的束縛。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