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項目是天使投資人最感興趣的?什么樣的創業者是天使人最親睞的?2015年天使投資出現哪些新的動向?
近日,在由中國青年天使會主辦的“新三板巔峰對話”論壇上,記者與天使投資領域的多位業內精英進行了交流,瞅瞅創投界的最新趨勢。
對話:李竹
英諾基金李竹:2013年公司成立,從2000年開始做天使投資。主投方向智能化和無人系統,包括可穿戴設備、無人機、機器人、動漫游戲為代表的數字娛樂,移動互聯網的O2O。投資的明星項目:美團網
創業資本匯:從天使投資角度,如何看新三板?
李竹:天使投資直接跟新三板對接也是有可能的,過去我們天使投完項目要經過一輪一輪的發展,但是現在,有些項目天使投資完了以后,已經能產生比較好的現金流,可能直接奔新三板去了。
第二個新三板給更多的天使投資人提供了機會,我們過去天使投資說這個項目沖著有100倍的成長空間才會投。當然很多項目沒有到100倍死掉了,或者賣掉了?,F在有新三板,在看項目的時候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投資標準,可能能投的項目數量就會多很多,這個項目可能有十倍回報也可以投資。
創業資本匯:現在國內天使投資規模多多少?與國外相比情況如何?
李竹:每年天使投資在國內投入的現金比例會大幅度增加,現在一年幾十億。去年數據也就六十億天使投資,在美國多少錢呢?
美國接近兩千億人民幣,一年大概兩三百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很大的,幾十萬的天使投資人。其實中國還需要更多人做天使,沒有那么多的天使,哪來那么多創業項目。國內基數還是低的,所以新三板出來之后是會有更多人拿出錢來做創業的。
創業資本匯:現在機構天使投資發展迅速,怎么看?
李竹:對,機構化天使發展越來越快,一年投上百個項目,很重要的是這些創始人之間形成了類似“黑幫”關系,大家相互幫助,而且創始人之間還給將來要投的項目順帶引薦一些項目過來,所以形成良性循環。
個人天使有時候投的項目數量有限,形成不了生態鏈,所以難以產生復制的效果。一個天使機構每年都能投出幾個超過一億美元的項目,這就說明機構產生了自然進化,任何一個組織當成長為進化型的組織就有生命力。
反過來看,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創新加速化的年代,會看到現代并購投資越來越多,我們現在IPO也很多,但是,過兩三年內會馬上看到通過并購和投資獲得資金支持的,比IPO還多,現在的例子已是四六開了,在美國則是六四開。
這些機構為什么那么積極呢?因為創新加速化以后機構已經無法簡單拷貝創業團隊自己單干了,在過去可能騰訊自己拷貝一個滴滴打車自己干了,現在來不及,當他看到的時候人家創業機構已經長很大了,所以只能通過投資的方式進來。
總之,個人天使能力是有限的,而這時候天使機構則是不斷前進的,不斷投資的。所以從發展角度而言,個人天使可能就賺點錢。
另外,我認為合投是大的趨勢。在美國的做法是好的創業者項目分成很多份,一份十萬美元,差一點項目一份五萬美元,你看好了簽合同你先給我錢。美國合投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天使機構化也成為一種趨勢。所以現在在硅谷出來的一些很厲害的天使投資機構管幾十億美元,原來做天使管幾十億美元是想象不到的事情,現在真的發生了。真要天使投那么多錢沒有,后面70%錢是跟投的,一輪一輪跟投。
創業資本匯:想聽下投資的故事,為何當時選擇投美團?
李竹:我當時投的是飯否,美團是從飯否成長出來的。其實當時我反對他做美團?,F在我還在里面,王興很擅長互聯網產品,他是國內超一流的產品經理,對互聯網人性把握的很好。他做O2O線下事的時候,我覺得不是他們團隊的基因,他說我如何用社交跟電商結合做團購,但這種電商跟傳統電商不一樣,它有很多線下的,現在幾千人的團隊。但是我忽略了他一個能力,他找人能力很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