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歐黃淵普:給創業者三建議 別創業90%的人不適合

2015/07/06 18:54     

7月4日下午鳳凰科技創業記主辦的“O2O創業:熱潮中的冷思考”沙龍在北京3W咖啡舉行。本期沙龍聚集了10個O2O創業項目進行路演,并邀請到了O2O領域的行業人士、投資人對項目進行點評,并就O2O行業進行討論。其中,O2O新商業媒體億歐網創始人兼CEO黃淵普發表了演講。

作為O2O行業的垂直媒體人以及行業觀察者,黃淵普為O2O創業者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個建議就是不創業”,黃淵普上來第一個建議就把現場的創業者們嚇壞了。黃淵普解釋道,他建議最好別創業,創業要準備好?,F在90%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么、適合做什么,看到創業熱就來創業。黃淵普特別建議大學生不要創業,反而應該去一些企業中先進行一定的職業訓練,為創業做好準備。

對于“風口論”,黃淵普說,比風口更重要的是靠譜、執行力強的創始團隊伙伴。

第三,黃淵普認為“O2O資源很重要,但是也不是最重要的”,在O2O領域創業有資源某種程度上是可以事半功倍,但是用資源說服投資人要看自己真正的實力,產品能力更重要,要少去強調資源方面。

“今年下半年死的肯定比想象的要多”,在最開始給創業者潑了一盆“不該創業”的冷水之后,黃淵普又潑了第二盆冷水。

黃淵普坦言,O2O市場之所以火起來跟VC有關?,F在很多O2O公司的心態是“我有錢,我燒錢燒出一個未來,我不求盈利”,在拿到融資之后,用VC的錢補貼市場。他戲稱,現在好像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一樣,O2O創業公司提供各種免費的吃喝玩樂,共產社會提前到了。

他建議O2O創業者在熱潮下要冷靜的思考,O2O概念、互聯網+真正影響的范圍有多大,是不是老給的同一批人。拿沒拿到錢都以做生意的心態創業,每做一筆要賺點錢。

最后,黃淵普提醒一些互聯網出身的創業者,他們其實是營銷驅動型的公司,要自己想想到底是先驅還是先烈。有可能市場培育好了,被那些技術驅動、服務驅動的公司來承接已經培育好的用戶。

以下是黃淵普先生的演講實錄:

謝謝大家,因為有路演,感覺我也在路演一樣,下面坐著投資人。我沒有準備PPT,主辦方給我的題目給O2O創業者的幾點意見。

我上周在這兒說了,一般情況下給的第一點意見就是最好還是別創業。我相信坐下面做投資的大概看了很多,創業根本沒想清楚,起碼有90%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或者想做什么,就是來了一趟3W,這么多人創業,蠢蠢欲動,想清楚沒有?沒有想清楚,就是想創業。我就是要創業,但是創什么業?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也不清楚,而且尤其是大學生,我真不覺得去創業,確確實實人家鼓勵你創業,人家在懸崖底下等著你們。大部分中國的大學沒有完成兩個最基本的職能,讓大學生找著自己到底喜歡什么,中國大學生找著自己喜歡什么的比例太小。第二,為了想成為這樣一個人或者想做什么事情形成一個性格任性絕大部分也沒有。還不如進行一定的職業訓練,真正要創業就做好更多的準備。這點太重要了,我有時候會來3W去隔壁車庫,老碰到一些人動不動一上來就說,我一出來誰誰就危險了,我一出來就真的感覺百度不行了,如果我的產品出來。不是打擊人,真正牛逼的人估計不會這樣說這個話,真正做出來才去說。最好別創業,創業要準備好。

第二,風口很重要,但是風口還不是最重要的。當國外有一個好模式的時候,我們會很快復制,比如O2O風口大家老感覺這個風口,誰都會碰到這個風口,一二年前我想做現在的項目把公交車數字化讓大家能夠看到,我們覺得創業太牛了,當時也跟他們談,總覺得世界上就我知道這個項目一樣,當時感覺就是這樣。感覺自己馬上要到風口了,但是實際上這個風口也重要,但是真正是不是你抓住了幾個跟你一起把這個事情做出來的人。12年我在艾瑞寫了行業O2O報告,14年已經有O2O媒體了,我做的時候我在團隊的組合更加優化,比原先跟我做的在流量上超過,風口早走一步晚走一步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取決于你的執行力。

我個人的小建議,我是媒體人,媒體人創業最大的毛病,第一再找兩個媒體合伙人三個媒體人,三個媒體人經常出現問題天天吵,又不懂技術又不懂市場就是媒體人思維,發現1+1+1大多數不等于2,我們找的合伙人是技術總監,不會找媒體人搭我這樣一個有媒體經驗的人,這樣搭好一個很好的團隊,有執行力去執行,這個更重要。

第三,O2O資源很重要,但是也不是最重要的。怎么理解?O2O跟別的創業不一樣,O2O的資源還不錯,前面我剛得到一個消息,愛先鋒很火的項目,但是有一些有資源的比如商超資源的嫁接一下突然出現一個項目比愛先鋒的銷量更大,O2O跟有資源的重要性依然不錯,你有線下資源。我們老碰到一些人,我認識沃爾瑪的人認識家樂福的人,僅僅停留在認識層面說成自己的資源,而且這種人特別多,你如果告訴投資人你跟某某領導人是朋友,大部分投資人不敢投你,你的資源太厲害了,或者這種資源用不上。用資源說服投資人要看自己真正的實力,產品能力更重要,少去強調資源方面。

剛才一個路演項目說八個人的團隊做一線,互聯網出身的人營銷能力很強,怎么把關注度放到這上面來。真正做線下方面的整合不夠,也就是營銷能力很強,但是真正的服務能力很差。我一直感覺如果對互聯網的人來講,我們更多希望營銷能力不要看的太重,決大互聯網人過于注重自己的營銷能力,導致O2O線下根本撐不住。線下兩個標準,產品標準或者服務標準化,相信產品上面可以做出一些事情,但是服務線下那塊真的沒有多高的提升。我感覺這個項目比較難一點。

相信大家有這種感觸,市場之所以火起來跟在座的VC有關,用VC的錢補貼市場,絕大部分創業者拿到前,行業里面有創業的心態有做生意的心態,創業的心態我有錢燒錢燒出一個未來,我不求盈利。生意的心態,每做一筆要賺點錢,如果創業差不多走在極端,瘋狂地燒錢。今年下半年死的肯定比想象的要多。(現在)好像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一樣,各種免費的吃喝玩樂,共產主義社會提前到來了,就是這種感覺。走一圈接到一堆的券,全是這個。我們公司員工過上天天專車上下班,我都是天天坐地鐵,我當時想寫一篇文章“O2O怎么讓員工在北京過上體面的生活”,沒有去寫,這個持續不了,對很多創業者來講北京太飽和了,老是給的同一批人這種福利。

大家去想一下,是不是像O2O概念、互聯網+真正影響的范圍有多大,去小區問一下三四十歲的,去鄭州問一下,可能不是我們想的那么回事,昨天又接到維權某某租車公司拖欠款項,最近老碰到這樣的問題。這種大熱的情況下希望大家稍微冷靜一點,拿沒拿到錢以做生意的心態創業,創業要么砸錢砸到上市砸到納斯達克消停了,現在一砸就砸到什么都不剩下?,F在這個階段可以稍微冷靜一點求一個比較平衡的,我一直在想11年的團購剩下的真的不是打廣告的,美團如果拉手當時上市可能也不是美團,可能燒的更猛一點,市場沒有突然轉冷。

現在所打的大家所投入的市場是為行業做貢獻,我們要自己想想到底是先驅還是先烈,市場培育好了,被那些有技術有產品能力的來承接接盤。技術驅動、服務驅動再加上營銷驅動,門檻最低的營銷驅動型公司,我們說的產品驅動、技術渠道這個到后來當市場冷靜下來,市場都培育好了,他們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高效地去承接已經培育好的用戶的時候,勝者會從這塊起來。

時間關系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