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作業盒子 想怎么淌過公立校這條大河?

2015/07/17 11:10     

上周,作業盒子宣布獲得好未來領投的1000萬美元投資,除了被投資策略逐漸明朗的好未來看中以外,成為奶茶妹妹的“處女投”項目也吸引了不少眼球。

其實,相比多數出師未捷身先死的K12領域項目,作業盒子可謂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公司尚未成立就拿到聯想之星天使輪融資,而后又被好未來“相中”,連在話題風暴中心的劉強東與奶茶妹妹,也在此次的投資中插了一腳。那么,作業盒子究竟因何屢屢被看中?多知網采訪了作業盒子的創始團隊,從他們的陳述中,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作業+大數據=平臺,作業盒子的發展思路

作業盒子為老師提供智能出題、批改、數據回收、分析的服務,學生使用作業盒子做作業和提交作業以收集學生的學習行為數據,并根據學習行為數據、利用機器學習技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最終,作業盒子想做的是完全接管作業場景。

對于再次創業為何選擇K12領域,以作業為切入點,作業盒子創始人、CEO劉夜表示,創業之初,曾經考慮過在互聯網醫療、金融和教育這三個方向。不久,在教育信息化領域有20年經驗的賈曉明加入團隊,才讓整個團隊最終定下了方向。在去年4月份初步確定想法到7月拿到天使投資的那段時間里,三位創始人與一百多位老師做了訪談以及調研。

作業盒子 奶茶妹妹 大數據平臺

圖中從左至右分別為:作業盒子COO王克、CEO劉夜、CMO賈曉明

劉夜認為,學生90%時間都用在聽課和作業這兩個場景中,當時市面上的APP都是在課外完成,但是真正支配學生學習時間和內容的還是老師。因此,只有解決了老師的痛點,才能從上游改變老師對學生時間和場景的支配,在聽課和作業這兩個場景中,作業是比較容易接管的,另外,作業也有天然的大數據的特性。

作業數據是K12階段中能夠采集到的最為連續、而且密度最高的數據,基于大數據,不僅能夠對學生做作業的學習行為數據進行采集和整理,還能對老師出題的行為進行監測,老師出題的這部分數據反向作用于題庫,最終系統可以分辨出哪些是高頻題,哪些是低頻題。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移動終端的普及,經過調研,他們發現,移動終端在K12學生中的的普及率已經比較高,一線城市100%,二三線城市也能達到80%到90%。

最初,團隊先做好了作業盒子的產品,在產品形態層面,作業盒子已經支持絕大部分題型,只有語文等科目的復雜主觀題等部分題型需要通過拍照的形式來完成。之后,作業盒子又花了半年時間、以理科科目為切入點來做題庫建設?,F在,作業盒子可以支持中學全科。

劉夜表示,拿到投資后,作業盒子將在首先在數學單科上做重點突破,在現有的章節概念往下細分知識點、考點,并進一步完善數學題庫建設,最后做到在每個細分知識點下有幾十到上百道題目供老師使用。

目前,老師通過作業盒子的PC或移動端對需要出的題目進行點選或拍照,并設置交作業時間發布后,加入同一個虛擬班級的同學就能夠收到作業。學生提交作業后,客觀題由系統直接判分,主觀題目則由老師批改并為學生提交分數等信息,老師通過點選的方式,可以對每道題進行點評,老師在批改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語音氣泡的評語或指導。

劉夜說,下一步,還可能加入錄屏功能,老師對學生的錯題進行講解后,系統自動記錄解題過程和筆跡以及錄音。這些UGC內容還將被保存在平臺上,供學生們反復使用。

老師完成對作業的批改后,即可以得到學生在知識點的分組、分類下的學情分析并進行及時干預,學生自己也能通過APP上的分析數據及時掌握自己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作業盒子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對學習的效率進行提升,讓學生做較少的題目能夠取得更高的分數。

現在,作業盒子的知識點是分到章節和小節,接下來,作業盒子還會將每道題根據能力屬性、考察知識點等打上標簽。下一步,作業盒子打算運用機器學習的技術,為學生推送個性化的題目。

最終,作業盒子在獲得了大量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后,將嘗試連接各種教育資源,走向平臺化。

打破公立校魔咒,團隊是重要的一環

當然,要想接管作業場景,公立校的門檻是必須要跨越的。對此,作業盒子似乎已經有了思路,創始人兼CEO劉夜有多年互聯網技術和產品經驗,此前曾創立規模過千萬的因脈科技;CMO賈曉明20年教育領域市場經驗,此前11年在英特爾任中國大區教育行業負責人,主要負責市場推廣;而負責運營的COO王克在十幾年中教育領域和互聯網領域的跨界經歷則成為團隊進一步融合的橋梁。

賈曉明對于學校推廣深諳其道,他坦言,自上而下的推廣在實際的操作中很困難。從2000年開始,國家開始推進教育信息化,但是,這些項目通常是政府主導的、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來推動,這樣做的優點是力度大,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產品不好用通常得不到老師的認同和使用。”政府一推就推得很大系統、大平臺,越大越重,“大”的問題就是很難推。

根據以往經驗,作業盒子則避開了這些問題,而是采取主推老師渠道的方式。“只有產品解決了老師的痛點,才能在老師中間產生口碑傳播,從而達到以點帶面的傳播效果。”

王克把他們的業務比作正餐,“只有正餐吃好了,下一步才是是否加餐的問題,現在很多學生的問題就在于,加餐和零食吃得太多,耽誤了正餐。”作業盒子正是希望用技術的手段,來做好“正餐”。

作業盒子的“配餐”業務,也在按部就班的開展中。從最開始的兩個學校試點開始,逐漸擴展到北京東城,哈爾濱南崗,沈陽和平區,山西太原,石家莊,上海,天津等地的上千所學校。在過去的30天內,作業盒子的用戶增速在50%以上。賈曉明說,到今年秋季開學計劃擴展到包括新疆建設兵團在內的32個省或自治區,用戶數百萬以上。

現在,作業盒子覆蓋了8個教材版本,這八個版本基本構成了全國中學教材的主流版本,覆蓋率在90%以上。

雖然K12領域已經逐漸有準寡頭的出現,但是,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都盯上了這塊大蛋糕。雖然各大公司已經在尋求各種各樣的方式進入公立校,但就實際情況而言,大多數公司尚在探索階段,而且在K12的中學階段,以學校和老師為主推對象的公司還寥寥無幾。

相比以互聯網的方式自然增長,推學校渠道的另一個好處是用戶的活躍度有保證,這也可以為接下來學生流量變現提供可靠的來源。那么,看到公立校推廣難點并調整戰略,直擊老師痛點的作業盒子,將如何淌過公立校這條大河?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