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佳的創業變成了營銷術,金證濟倉的“云視鏈”被曝融資額造假,游俠汽車被質疑抄襲,一畝田被認為交易數據可疑…… 在這個時代,創業潮的音樂在進行著,創業者們也一直自嗨著,然而,抄襲、造假、浮夸等等丑聞,卻如同表面繁榮下的偽高潮,讓人疑惑?;蛟S,語不驚人死不休,寧愿轟轟烈烈死也不要平平淡淡地活,扭曲著,奔跑著,這就是當下很多創業者的真實而浮躁的狀態。
浮躁1:牛皮還是要吹的
在移動互聯網世界,不怕爭議,就怕沉寂。所以,你會看到,大量的創始人出來站臺,演講分享,馬佳佳就是一個例子。
馬佳佳每次出現在公眾場合,基本就靠一張嘴。她說企業過去在營銷上可能需要30%的成本,但現在一分錢都不用花,相當于土豪泡妞需要花錢,買包買車,但如果長得帥不用花錢也能泡到妞。在萬科、中歐商學院,馬佳佳一次次地對90后進行“深刻”剖析,一次次地講述自己作為一名90后創業者的創業經歷。
然而,就創業本身而言,馬佳佳能夠貢獻的,除了一次次演講和PPT外,就只有失敗的經驗。第一次創業賣情趣用品,以失敗告終,有投資人向記者透露,之前天使投資人的錢已轉入她的下一個項目。
當然,創業的失敗,并不妨礙馬佳佳“創業就靠一張嘴”的路數,獲得擁躉無數。
對很多創業者而言,張嘴就“忽悠”,談夢想談情懷談遠大到看著不可能實現的愿景,甚至成了創業必經的過程。此前一個獲得C輪融資的公司創始人就對記者說,其實很多公開場合,他是不愿意出來說的,但現在,為了品牌和影響力,他只能不厭其煩地對公眾或媒體發言。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如是說。而對眼下許多的創業者而言,牛皮還是要吹的,萬一實現了呢?
浮躁2:融資額大多造假
融資額多少?估值多少?對很多創業公司而言,從去年至今似乎是搶資本的最好時候,動輒3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甚至7億、8億美元。但這些融資額都是真的么?
金證濟蒼的云視鏈,在知乎上被“扒皮”的,不僅是其學歷和創業經歷、公司技術,還有關鍵的是天使輪估值3億元、A輪估值6億元,這其中的投資方是誰,投資金額是多少,都語焉不詳。
創業公司虛報融資和估值,已屢見不鮮。窩窩團曾虛報融資額近4倍,在招股書中被戳破,IPO上市都一度擱淺,還引發裁員后的期權糾紛。P2P平臺人人聚財,去年8月份宣稱獲得博時基金全資子公司博時資本1億元A輪融資,但隨后博時基金向媒體否認。
有投資圈人說,明明是2000萬元人民幣,在對外公布的時候就成了2000萬美元,這就等于在原有融資額的基礎上翻了6倍。有的明明融資1000萬元,對外公布卻說融資數千萬元,乘以3、乘以4、乘以5的情況也算是常見的。
去年年底,很多投資人士就已經看不下去了。易凱資本的CEO王冉直接在一個公開場合說:“從2015年開始,如果要公布的話,讓我們公布真實的融資額,真實的估值。”今年2月份,王冉、真格基金的徐小平發起倡議:抵制虛報融資額之風。幾天內70多家創業公司發布真實融資額,盡管這其中也有營銷成份,但連公布真實融資額都能作為一個噱頭去營銷,可見此前創業界虛報融資額到了何等泛濫的程度。
浮躁3:運營數據玩虛的
近日創業公司一畝田卷入數據造假風波,85后CEO、平均日交易額過3億、3個月員工數量增加近2000,紅杉資本瘋搶、公司估值一月一漲。
對于這種“奇跡”的出現,有網友開始各種“扒”:公司網站上“李老板采購了1073741.8235噸的洋蔥,劉老板采購了999.999噸毛桃”,首先,999.999噸毛桃,是誰如此有強迫癥,在購買時一定要精確到這個數字;第二,107萬噸洋蔥是什么概念?即便盛產洋蔥的西昌,洋蔥年產量也不過30多萬噸。3億日交易額的數字難道是作假?這件事的最新進展是,107萬噸洋蔥和999.999噸毛桃,是pc端的數據,因為長時間不更新,其實是個bug。
刷數據、虛報運營數據,這在創業公司中也不是天大的事情。“這家公司這幾個月準備融資了,那數據上要拼一拼了。”一個創業者曾這樣對記者說,融資前,一般會讓公司的運營數據做得很“漂亮”,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拿到更高估值、融到更多錢。
至于如何把數據做得漂亮,這其中倒是有很多學問了。用戶數量可以造假,粉絲也可以買賣,很多創業公司都對外宣傳裝機數量、APP 下載量,對于活躍用戶數量只字不提,而前者數據是很容易造假的。而且在中國,這種數據造假成本很低,也讓創業公司更加肆無忌憚。
浮躁4:抄襲輕易打敗專利
復制、抄襲,無論是“游俠”,還是云視鏈,都陷入這樣的漩渦中。黃修源的“游俠”汽車被指直接抄特斯拉,盡管黃修源各種反駁,最后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借鑒”了很多設計;而云視鏈則被網友扒出,所運用的技術在很早之前就有,屬于偽創新。
此前,一度爆紅的“足記”創始人楊柳就曾痛斥,在中國,專利和知識產權太賤,復制抄襲,幾乎是每個創業公司都必須要應對的問題。創業公司Ping++曾表示自己被“像素級抄襲”; 萬科前高級副總裁毛大慶宣布創業,成立優客工場時,也被認為是一場中國式的抄襲,與美國wework的商業模式類似;小米的雷軍在發布空氣凈化器時,也陷入剽竊抄襲門中;而今年7月支付寶發布新版本推出社交功能時,因與微信的朋友圈功能類似,也引來一些網友的吐槽。
今年1月,多家智能硬件創業團隊通過社交網絡聯合發起“反抄襲宣言”,一些知名硬件團隊參與。但是,在當下的中國,顛覆式創新、完全創新的成本很高,創業環境競爭激烈,抄襲成風恐怕還要再走一段。
浮躁5:人生經歷篡改美化
“之前在某個創業公司的公開報道中,創始人的學歷被他自己美化了。”一投資人曾對記者如此說。在美國硅谷,大約80%的創業來自精英階層,而在中國,80%的創業是草根們支撐的。而當創業者們頂著一個個光環開始創業,其中難免有放大甚至虛構的浮躁問題。
關于個人經歷和簡歷的美化,此前3W咖啡的許單單無疑是飽受質疑的一位,比如當年是不是做過芙蓉姐姐的經紀人,在騰訊是主動離職還是考核不合格被辭退,入職紅杉,在美國轉了一圈,加盟年薪400萬美元,為什么只呆了幾個月……時至今日,你在百度上輸入“許單單”三個字,百度搜索引擎給出的補完提示第一個選擇就是“許單單 造假”。
云視鏈創始人金證濟蒼的哈佛學歷背景、是否在哈佛實驗室創業過、甚至他的名字,也都被知乎上的網友們質疑。最后,金證濟蒼用自己的學生證登錄哈佛大學的網站,算是有個說法了。不過最新的“扒皮”卻稱,調查發現金證濟蒼并非哈佛本科生,而是就讀哈佛繼續教育學院(Extension School)。而哈佛繼續教育學院與哈佛本科學院完全沒有關系,其創立初衷只是為滿足大波士頓社區的學術興趣。“扒皮”還稱,就在事件發酵的過程中,金證濟蒼的Linkedin資料上多了三個字母“ALB”,即“再教育學士學位”。對于這一說法,金證濟蒼暫時未有回應。
事實上,關于學歷造假或經歷造假的問題,早在上一代創業者身上就有,比如職業經理人唐駿,所謂的博士,不過來自美國一“野雞大學”。
浮躁6:語不驚人死不休
豐厚資本的合伙人楊守斌曾說,現在移動互聯網創業3個月相當于過去一年,如果產品上線6個月用戶量沒有達到一定的數量級,這個創業基本宣告失敗。3個月過一年的生活,對創業者而言,這簡直是反人性的挑戰,也因此難免出現各種極端事件,包括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折騰。比如各種公關戰、口水戰。神州專車之前的一組“beat U”海報,找了不少明星代言,最后鬧出各種笑話,就是一例。
之前有一做跨境電商的創業者成功融資后,歷數融資遭冷遇的過程,發了一封內部信向投資人叫板。后來據記者了解,這封內部信是被投資方流傳出來的,不管最后結果如何,這種“今天你愛搭不理,明天你高攀不起”的任性,讓公司在一定圈子里有了知名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