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在線教育要O2O 但上門培訓是偽需求

2015/08/13 09:44      李根 liuzhengru

新浪科技訊 8月12日晚間消息,由SOHO中國主辦的新一期“潘談會”今天在望京SOHO3Q舉行,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與創業者進行了一場關于創業的對話。

在回答現場觀眾關于“互聯網+”概念是否太熱并提出疑問時,俞敏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當一個純粹的互聯網公司開始跟地面結合或者跟傳統行業結合的時候,其實更像-。傳統企業開始增加互聯網是叫互聯網+或者+互聯網,在今年,大概有10個左右的教育公司都開始弄了一年兩年的純粹互聯網、投入不少錢以后,終于發現教育行業事情是要和地面結合的,這些公司是在地面、中心開學習店、社區服務,這個就是互聯網-,我是這么認為的。

我為什么說中國人一哄而上呢,就是說很多投資創業者都說,只要做一個O2O或者互聯網+把這個概念強調了,投資者就會投錢,其實現在投資者不會那么笨了,上半年還挺笨的,現在已經冷靜下來了。

第二,我建議大家真的實實在在不要地面結合還是不結合的問題,而是哪種模式最能夠把商業做起來,做下去就往哪種模式走。說到最終取勝的,都是能夠實實在在的為自己的客戶服務的人,說不要為你們的客戶著想,要了解客戶真實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這個話的來源大家都知道,順豐快遞做的嘿客,花了時間以后,發現那個模式完全行不通。其實這就是一個他們專門在想虛擬地想顧客需要什么,但是做出來的東西可能并不是這個社區真正的老大媽共同需要的,設了有3000個這樣的社區店,現在全面關門。就是說這個例子表明什么呢?表明我們一定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說,是不是客戶需要這個需要那個,你實實在在的問一下,什么東西是讓他們帶來方便的東西,最合適的東西,什么樣的東西就是最好的,光解決一個痛點沒有用。

比如現在教育領域中間都在做一個事,就是去培訓機構的中間化,把老師和家長、學生直接對接這樣的一個模式。但是這個模式,所謂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就是家長交了錢老師全能拿到了,培訓機構中間不用拿錢了。但是實際上有很多痛點沒有解決,比如家長其實60%的家長不愿意老師到家里去教,要提供教育場所,比如咖啡店還是星巴克,但是這個小學生不適用,小學生去喝杯咖啡上課,這個學生的環境是不利的。還有純粹的現場教學,但是家長說現場教,我在旁邊看著啊,我沒辦法干活了。所以要解決所有的痛點,從一個痛點出發設計一個商業模式,最后可能是自說自話。但是各種模式我們都要嘗試,不怕錯,最怕是錯得離譜。”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