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寒冬:PE/VC資本斷流 一波倒閉潮即將來襲

2015/08/24 14:25      liuzhengru

原本熱火朝天在“風口”上招搖的O2O,最近似乎開始吹起了冷風,一大批牛逼哄哄的創業項目死得死傷得傷,引起整個O2O行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據投資圈內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開始,不會有太多資本流向O2O市場。很多業內人士甚至悲觀地指出,下半年到明年初整個O2O行業將迎來另一波倒閉潮。O2O的寒冬似乎真的來了,究竟誰能活?又該如何活?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每個O2O創業者的頭頂。

資方看不到轉化率和成交額

據數據公司麥迪遜披露:中國的O2O公司從去年到今年為止,補貼市場的累積花費,預估超過了150億人民幣的規模。

“最近美團的補貼怎么變少了?百度外賣的補貼多,我打算去下個百度外賣。”每天身邊充斥著這樣的話語。瘋狂的補貼養叼了用戶,讓用戶用“腳”投票。O2O創業者、到家美食會創始人孫浩在接受采訪時說:資本扭曲了中國O2O的市場規律,大量的補貼模式只吸引了低支付能力的屌絲,而擠出了真正有價值的用戶。

但其實,無論是否是真正有價值的用戶,無論你再不care錢,在便宜面前,誰不是有便宜就占?不然,微信、支付寶的紅包會有那么受追捧嗎?補貼并沒有給O2O公司帶來用戶,僅僅帶來了極其不穩定的流量。而這和資本方的設想背道而馳了。

從資本的角度來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依靠補貼才能獲取用戶的O2O公司,獲得回報的周期很長。金沙江創投合伙人朱嘯虎在世界O2O博覽會峰會上就表示,風險投資人是不喜歡補貼的。“有一個企業,兩個月就做了3000單,數字是很漂亮。但客單價20塊,發紅包也是20塊錢,訂單幾乎是免費的,這種惡性補貼是沒有價值的。”

沒幾家公司能等到春天

如前所述,市場近期存在觀望甚至恐慌情緒,而惡性補貼又令資本方對很多創業項目模式存疑,這又進一步推動資方加速縮緊O2O的融資,由此形成惡性循環。據消息人士透露,有大型投資公司已經連續三四周沒有投出項目;還有的投資公司表示今年投完2個億就不會再投項目。而一般O2O公司的融資周期在3-6個月,一旦沒有新的融資跟進,很有可能有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將身陷囹圄甚至直接走向滅亡。

種種跡象表明,在非理性繁榮之后,整個O2O產業似乎真的將迎來凜冽寒冷的冬天。就像2012年中國電商行業那次集體寒冬一樣:轉化率和成交額不盡如人意,VC們紛紛壓縮投資,新項目拿不到錢,巨頭們抓緊融錢準備過冬。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春天似乎是不遠了,但在春天來臨之前,也許90%以上的人都已經被凍死。如果歷史果真如此,那么死亡之前的淘汰賽將難以想象的嚴重。

O2O如何渡過寒冬?

事實上,殘酷的淘汰賽已經拉來了大幕。眾多O2O細分領域還在燒錢淘汰賽的苦戰中,群雄紛紛融資準備打下去,直至血洗出兩到三家壟斷者。當然,也有部分公司開始調整戰略,降低補貼,提升自身造血功能,以應對這場淘汰賽。

以移動出行O2O為例,滴滴快的合并、易到與Uber整合,打車補貼亦隨之逐漸取消,都把重點放在了利潤更高的專車上,為數不多的幾家行業巨頭都開始跑步進入決賽階段,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發,但誰能最終啃下這塊市場,一切尚屬未知。

當然,也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公司,給我們帶來了另一些思考。身處居家上門風口的創業公司泰笛,最近公布鮮花業務數據,顯示其日訂單破2萬單,迅速占據日?;?0%的市場,頗為引人注目。其創始人姚宗場在朋友圈分享頗有意思——“沒花一分錢補貼。”據悉,泰笛綠植推出后,泰笛的策略就是不做任何優惠券的推廣。而早前在做在線洗滌時,泰笛也堅持只針對新用戶優惠,沒有瘋狂砸錢補貼,但卻在線洗滌市場占據了80%的份額。泰笛的這種風格似乎有些過于“小家子氣”,與O2O行業動輒就數億元的天價補貼風氣也有些格格不入。不過,從目前來看,泰笛的這種做法,既實實在在地抓住了二次消費用戶,大大提高了用戶的粘性,又讓其擁有相對較大的現金流,似乎走在了另一條正確的路上。

不過,整個行業還處于洗牌階段,局勢遠未明朗,說這些話目前恐怕還是為時過早。在互聯網行業,有一個顯著的“721”法則,即老大吃肉,占據70%左右份額。老二喝湯,占據20%左右份額,其他人加起來吃殘渣,占10%左右份額。最后的領先者,將成為大贏家攫取大部分的超額利潤。

是吃肉還是吃渣,還是被吃的渣都不剩,想要最終參與這場爭奪,在當前的形勢下,恐怕創業公司們還是要多想想如何打破目前的惡性循環,如何更好地提高用戶粘性,至于是否有必要調整戰略,你問我?不管怎么說,一個企業缺乏造血基因,早晚逃不掉成渣的命。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