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昆仲資本 投資副總裁 盧山
文/梁園園
80后的這一代新銳投資人大多為財務或咨詢出身,盧山有些不一樣,他是央企出來的。
盧山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國移動總部的SP業務管理,許多人會拿著項目介紹材料來問能不能進入移動夢網。那時候的移動夢網,就相當于現在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概念,只要進入就意味著能夠接觸幾億用戶。盧山就負責評估這些項目,判斷它們會不會有人用,用戶是否喜歡,產品做得怎么樣,能不能賺到錢,投入產出比如何。這其實和VC的工作內容很像。
2012年,運營商的黃金時代接近落幕,盧山去清華讀了MBA,隨后被青睞產業背景人才的王鈞相中,進入復星昆仲資本,真的做上了VC。
在中國移動的四年多,盧山學到了一套特別的“笨方法”,這套方法也一直被他當作是財富,沿用至今。
訪談
當一個亟待了解的行業擺在盧山面前,他會先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畫出來,然后拆解模型,找到最核心的部分,并由此入手,與處于核心環節以及上下游環節做大量深入訪談和實地體驗。
第一個項目Saas服務提供商和創科技,盧山就是這樣用最基礎的方法做下來的。
投之前,盧山和他的同事訪問了北京、上海、天津80多家中小企業。最辛苦的時候,他們在桑拿天里橫跨整個北京城,去尋訪那些分布在東南西北偏僻角落的訪談對象。盧山說,這跟自己想象中的投資太不一樣了,一點都不性感和光鮮亮麗。
但是,這些很low的基礎工作被證明是值得的。仔細訪談過,盧山才真正了解到研究報告所不能展示的現實需求,這些中小企業大多在死亡線上掙扎,幾乎是三年死全部,每年死三分之一,他們所愿意買單的企業管理軟件是要么能夠幫忙賺錢,要么能夠省錢。
有人曾與盧山討論企業管理軟件應當免費。盧山認為企業是有付費能力和意愿的,只要定價合理,從企業身上收費并不是難事,企業管理者不相信天下有免費的午餐,而且不花錢就不會痛,不會痛就不重視,不重視就不會用好。又有人與盧山討論,企業管理軟件應當讓員工先爽。盧山認為,產品一定要打磨得好,但肯定要讓真正買單的那個人先爽,然后再讓使用的員工體驗好,如果只讓員工爽,而忽視了真正買單人的需求,那體驗再好的產品也很難被企業買單的。
搜集了大量用戶的真正需求與真實畫像,盧山十分確信,和創科技的產品著實是剛需,對準了企業主管理上的核心痛點,而且采用加強銷售隊伍來獲取用戶的做法也非常適合2B行業。
后來的故事是,和創科技付費企業達到兩萬多,續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用戶規模在三年中領先對手十倍以上,收入達到數億元。復星昆仲不僅早在2013年對和創科技進行了投資,并在2014和2015年連續大力加注。截止目前,僅用18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四輪融資,賬面回報倍數接近三十倍。
蹲點
好的投資人也是心理學和行為學的研究者??雌嚭蠓招袠I,盧山也不是找幾個創業者簡單聊一遍就完事,他甚至蹲過汽配城、蹲過4S店和汽修廠。有時候,盧山只是搬個小板凳靜靜坐著,聽,看,有時候他也會帶一些東西去做測試。
盧山明白,汽車是一個傳統行業,早已形成自己的游戲規則和玩法,對于要投汽車的人而言,多懂一點,別人忽悠你的時候就會稍微難一點。
正是抱著這種對傳統行業的敬畏心,為了摸清楚它的門道,理工科出身的盧山像做數學題一樣去拆解模型,尋找互聯網和這些傳統運營模型之間的可匹配之處。
意外地,他在一家汽修連鎖店那里找到了突破點。盧山找來一個當過CFO的同事,把這家連鎖店的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一項項拆開,分析它的經營模式是什么,賺錢或虧損的原因是什么。盧山發現,很多O2O公司所顛覆的都是坐商模式,只有把坐商的痛點研究透徹,你才知道這些O2O公司所做的事情有無價值。
當終于把行業研究明白了,也想明白了,盧山知道了行業可分多少層、每一層之間的關系,哪一層最重要,哪一層要先投,便開始了他的行業布局。
在此邏輯之上,復星昆仲投資了上門保養的摩卡i車,盧山極有把握:它絕不只是一個流動的汽修廠。
在汽車后服務領域,復星昆仲還投資了專門從事事故車拍賣的博車網。有意思的是,這個標的最開始被很多基金漏掉了,盧山卻像撿到了寶。
盧山復盤了中美類似行業的成長路徑,發現美國已形成事故車拍賣的三足鼎立態勢,而且前兩名都是市值近5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其背后的原因其實是保險公司為了保住自己的談判地位而有意為之。而對中國的保險公司的廣泛訪談下來,得出國內保險公司想法也如出一轍。盧山判斷,中國的事故車拍賣只是成長階段比較晚但發展路徑會高度一致,這完全是一個出手的好契機。
盧山還在繼續用著他的笨方法,在他感興趣的企業服務和互聯網改造汽車行業中細細耕耘。甚至基金有同事在投資餐館食材配送的項目,好奇心很重的盧山也會凌晨兩點鐘跑到北京南郊的新發地去逛逛,跟經銷商聊聊天,坐著配送的面包車體驗生活,然后在內部投決會上給出自己的想法。
盧山越來越相信,慢工出細活的匠人匠心,于投資而言也是十分必要的。
盧山的投資小貼士
公司:復星昆仲資本
職務:投資副總裁
投資階段:天使、A輪、B輪
投資領域:互聯網改造汽車、房地產行業、企業服務
投資風格:努力成為最懂行業的投資人和創業者最信賴的合伙人
投資案例: 和創科技、隨手記、摩卡i車、博車網、365日歷、著迷網、蜜娛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