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雨沒有浸潤九寨溝,也沒有打下落葉,卻淋濕了不少人的夢。早在這一波股市震蕩之前,就有不少創業者來問我,君姐,最近我們跟好多投資人聊了,但是沒有結果,現在融資的錢太難拿了。確實,最近幾個月二級市場的低迷讓投資者的心態產生了一些變化,尤其是從上周末到這一周彌漫的哀鴻,讓不少人覺得,中國的創投圈是不是已經過氣,中國的互聯網泡沫是不是已經破裂?
秋雨來襲,寒冬將至?
根據歷史經驗分析,股票市場暴跌會導致資金流動性下降,持續的走低行情也會導致投資者的心態發生改變,因為投資組合不善的原因,有的投資者因為將大量資金放入了次級市場,在股市下跌時損失慘重,因為資金的不充足,這批投資者會選擇暫時退出或持幣觀望。在股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各類投資者,包括看到幾十倍回報的對沖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后來者,紛紛參加或組建投資基金。然而,股票市場的下降也讓一些“散戶”不得不退出。因為次級市場流動性受到影響,其上游的創投領域資金走向也受到了限制,投資人的投資決策比以往更長,更復雜。對于需要資金“嗷嗷待哺”的創業者來說,他們會明顯的發現自己拿錢的速度想比以前慢了,難了。而有些創業公司,在沒有找到“奶”的情況下,難以為繼,開始倒閉,“慘死”在這冰冷的秋雨中。
秋天,本來就是蕭條凄涼的,而今年的秋又多添了幾絲來自失敗創業者、投資人的哀怨和嫉妒,在這瑟瑟秋風中飄蕩。如此情景,是個人都會高呼,資本的寒冬即將來襲。
這雨,能淋醒迷失的人嗎?
在這一陣突如其來的雨中,創業者可能會遇到如下困境:
1、估值暴跌。上一次經濟危機,也就是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那個時候的創業公司就遇到過估值下降的問題。有些放在現在能估值4、500萬的公司,那個時候只能估值1、200萬。就連創業者崇拜的Facebook,在當年也有過一次Down Round。
2、 資金鏈斷裂,公司無法運營?,F在許多O2O公司以燒錢來換取用戶,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如果資金鏈斷裂,又沒有找到下一輪的錢,這種創業公司將很快死亡。上周,我在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的決賽當評委,主辦方的工作人員跟我透露,有幾個創業團隊現在已經沒有錢發工資,如果他們這次比賽拿不到好的名次,沒有獎金,公司將面臨倒閉、解散的危機。
3、因為風險增加、資金減少等原因,投資人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也越來越謹慎,不僅時間增加,而且審查也變得嚴格,這給創業者帶來很大的融資問題。也就是說,融資的難度越來越大了。
4、越往后輪的創業公司,受影響越大。美國的同行告訴我,在股市下行的時候,投資人會收緊對較后輪投資的數量。越是往前,比如種子輪、天使輪和A輪,受到的影響越小。
投資人也不好過,春種秋收的百倍回報夢已經被股市的懸崖式暴跌給打碎。在瑟瑟秋風中,他們:
1、找不到好項目,反倒還把將資金投入不健康的創業團隊中;
2、股市震蕩,政府制定的利率低,被迫進入創投市場,成為這個時代泡沫的犧牲品;
3、投資者投資組合出現問題,過多資金參與次級市場,導致本次股災中損失慘重。
但是經過我的觀察,發現有些投資機構和創業公司并沒有受到這種所謂的資本寒冬的影響。
以我投的西少爺肉夾饃為例,孟兵今年年初以一個很好的估值拿到了一大筆投資,但是孟兵告訴我,拿到的錢都在銀行里存著,一分錢沒動。我問他怎么沒動啊?他回答我說,光日常收益就已經足夠了。這說明,一家能夠產生收益,真正受到市場歡迎的創業公司,不懼寒冬。
我認識的一個投資機構負責人昨天告訴我,他們的基金沒有受到影響。原因很簡單,“我們不參與二級市場”,他們只做創業投資。
若真是寒冬,怎么辦?
退一萬步說,資本寒冬真的來了,我們也有辦法自保。創業者,如何自保:
1、沉著冷靜不慌張,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完成任務指標。
2、減少資金消耗,砍掉不必要支付,在保證可以看到收益的前提下花錢;
3、主動降低估值,降低投資要求,放下創業者的高姿態,以度過寒冬為主要目的。
4、尋找規模大的基金或更有錢的投資人,在二級市場的動蕩下,這類機構受到的影響會更小;選擇股權眾籌。
各位同行,不要慌張:
1、心態要好,如果時刻想著趕緊拿錢走人、保本、沒有遠見,創投行業不適合你。
2、緊盯政策,面對如此形勢,國家會出臺一系列相關的政策來鼓勵投資人投入創業公司,“雙創”下半年到未來幾年都將在國家政策層面獲得很高的優先級。
3、堅持嚴格審查項目,對短期內無法或很難產生收益流的項目要特別謹慎。創業圈子,你可以陪著他們玩,但不是讓他們燒錢玩。
最后,我希望中國的投資人和創業者都能聯合、團結起來,理性判斷,從容應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