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下半年國內的天使投資無論在投資數量還是投資金額方面,都會有一個明顯的大滑坡,項目在估值上的滑坡也會很明顯,年底80%的O2O模式創業企業都會倒閉。
A股綠草如茵,中概股姹紫嫣紅。股災來了,甚至波及到了“大西洋帝國”。就在二級市場的災民們還沒算明白心理陰影面積時,一級市場的早期天使投資卻已經悄然有了些許微妙變化。風起于青萍之末。就國內天使投資人如何看待股災后的早期投資及創業環境,網易科技近日專訪了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
吳世春:1999年畢業于吉林大學,曾先后在華為、百度工作,后創立梅花天使創投,專注于互聯網領域早期投資,投過的項目包括大掌門,唱吧,趣分期,蜜芽寶貝,美麗說等。
2015年夏末某個午后,北京三元橋鳳凰置地廣場,梅花天使創投辦公室。
等待過程中,和記者隔著茶幾,對面坐著一個T恤領口掛著太陽鏡的年輕人,在整理著pre-A輪的投資協議。(該項目由吳世春投天使輪,按行業規則,項目融后面輪次時,前面所有股東都要在協議書上簽名)起初以為記者也是創業者,年輕人一邊理順材料一邊聊著并給記者打氣:加油,好好聊!
送走了三拔創業者,等待結束,訪談開始。“每天這樣大概要見十幾拔兒人。”吳世春說。隨后,進入正題:
“其實周期性的金融危機對于創業者來說,既是‘危’也是‘機’,融錢肯定比原來難。”吳世春覺得,機遇則來自這幾個方面:
首先,創業者浮躁度下降。
在市場泡沫瘋狂時,人容易隨著資本市場起舞:資本市場什么熱,大家就一窩蜂地去做什么,既飄且虛。吳世春說:“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國培養出了很多’創業社會活動家’,在媒體曝光上花的時間比做產品還要多得多,在外面演講的時候比在公司里坐的時間還要久。一堆符號性人物的出現,也是泡沫的一個標志。”而在經濟危機的寒冬里,創業者的浮躁度則會相對大幅降溫。
其次,所謂“資本寒冬”,正是好項目的“春天”。
吳世春在2009年(金融危機時)投資“大掌門”(玩蟹科技),這之后為他帶來了千倍回報。“那時候項目的價格很便宜,創業者也比較務實,不為投機而來,是真的愿意和你一起做一番事情的人,目標也容易在寒冬中變得更清晰。而資本熱鬧的時候,項目總想靠燒錢來發展用戶,去做大量PR,但結局往往并沒什么用。”
此外,他也坦言,覺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類口號從某種維度來說并不符合科學規律。畢竟創業是少數人可以做的事情,如果鼓勵所有人都去創業,本身也是對社會資源成本的極大浪費,況且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
對早期天使投資來說,在這些方面的變動較明顯:
首先,投資節奏下降。吳世春表示他并不否認各方面表現都證明這是一次金融危機,而整個行業的投資人心態也在發生急劇的變化:“從股災前到股災后,整個投資行業突然之間變冷了,C輪之后基本上沒人出手,B輪就很謹慎很謹慎,A輪的話零星投,現在也開始傳導到天使輪了,投資節奏全面在下降。”
其次,天使投資GP從LP處募資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再次,下半年里創業項目的估值(從預期到性價)將普遍低于上半年。“上半年有些天使輪的項目都到了三五千萬的估值,而去年年底這種項目的估值還在一千五百萬左右,今年至少漲了一倍。”社會中天使基金驟然增多,很多大VC也向早期走(比如某些此前做B輪的基金都開始投早期項目),加上媒體爆炒,風投哄搶早期項目令天使輪的估值受到很大影響。
吳世春對網易科技表示,天使輪同樣階段、同樣質量的項目,國內要比硅谷更貴,而國內經濟和科技卻顯然并沒有達到美國的程度,這已經是泡沫的征兆——簡直可以稱得上瘋狂。大家冷一冷是好事。
最后,作為分散風險重要方式的“天使合投”項目比例增高。
天使投資有可能怎樣調整投資節奏:
對O2O領域,吳世春下注不少,包括此前投資過的趣分期、蜜芽寶貝、美麗說等如今受關注較高的企業。就在不久前,他公開表示,去年投資O2O領域還有些機會,但在今年風口則在慢慢關閉。
那么經濟危機,是否會對例如O2O模式這類(早期燒錢圈用戶)創業企業影響更大?
“肯定會。資本市場遇到資本寒冬的時候,肯定會首先把燒錢型的項目先pass掉。像年初很多O2O模式的項目,我覺得可能已經進入了比較尷尬的境地——原來資本市場的一些邏輯就行不通了,比如燒錢拉用戶把訂單量做好看,然后拿下一輪融資繼續燒下,循環下去。這種模式在寒冬中不可行。”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吳世春覺得下半年里創業企業獲取用戶的成本反而會降低,邏輯是:在經濟危機中,廣告的單價是下降的。相較于上半年,下半年里獲取一個App用戶的成本可能會下降30%—50%。
他認為下半年國內的天使投資無論在投資數量還是投資金額方面,都會有一個明顯的大滑坡,項目在估值上的滑坡也會很明顯,年底80%的O2O模式創業企業都會倒閉。目前自己更看好B2B類的企業服務領域,包括金融及泛金融領域的機會也較大。
所以接下來,吳世春建議創業者需要回歸創業本質,2B的業務要能真正改善一個行業的效率,2C的項目要確實能夠給用戶創造價值。開源節流,融資小跑快跑,能拿錢則拿,不要糾結于高估值,其實沒什么用。“畢竟拿不到錢還是很難渡過從0到1階段。”
天使投資沒有所謂的方法論,即便有,也是一種動態進化的。吳世春認為,在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人永遠需要不斷地改進自己的認知。“比如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投資理念是不一樣的,在股災前和股災后的估值模式也不一樣,關注的投資領域更不一樣。”
訪談結束后,天使創投空間里,年輕人還在繼續進來。
創業,終究是一件猜得著開頭卻猜不著結局的故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