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盒子:讓師生逃離題海戰術

2015/08/31 10:08     

作業盒子不是盲目做題,而是有針對性訓練。理論上學生可以減少一半做題量,老師也能借助大數據因材施教。能夠讓老師和學生從過去的題海戰術中逃離出來。

——作業盒子CEO劉夜

學生不必再深埋于重復無效的題海戰術中,做題量減輕一半;老師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因材施教,又能借助手機隨時隨地批改作業。這樣的產品是不是很酷?

作業盒子就是這樣一款APP,按照創始人劉夜的說法,作業盒子通過接管學校師生作業場景,記錄和分析作業數據,為師生匹配個性化題目,幫助老師因材施教。創業是劉夜的興趣所在,因為“有足夠的挑戰,能滿足成就感”。他說,希望自己創造的產品能夠對社會產生正向影響力。

如今作業盒子已經完成三輪融資,劉強東和“奶茶”成了他的投資人。

大二創業賺了七十萬

劉夜是個“創業狂人”,按他的話說,如果不創業,覺得自己的精力和能力無處釋放。所以,在大學時期,劉夜就開始創業了。

大一時,劉夜賣衣服一天收入1萬多元,因為給同學發工資,他變得小有名氣。不過,真正的創業是從大二開始,他放棄“傳統行業”轉向技術外包的“新興行業”,幫助別人做網站。

金融系的劉夜偏愛計算機。當年第一志愿報考了計算機,因為條件比較好被調劑到對外經貿的王牌專業金融系。調劑的老師認為劉夜應該感謝他,劉夜卻為此非常不忿——自己對計算機的興趣遠勝于金融。不過,日后的創業卻得益于此,既懂計算機又懂金融,讓劉夜能夠在產品、管理和融資中自由切換。

在學校里,劉夜的計算機水平甚至超過計算機系的人。通過做技術外包,大二那年,他賺了六七十萬,對一個學生來說“錢都花不完”。

他在大三注冊創立了第一家公司——因脈科技,還沒畢業,公司年收入已超200萬元。2013年后,為了創辦作業盒子,他離開了因脈科技,離開時他把一半的股份送給了別人。

“我一直在尋找更大的創業領域。”劉夜說,“因脈科技在這個市場中最多能做到一兩億的規模,而這并不能滿足我。”

曾經10個老師9個拒絕“試用”

“作業盒子不是盲目做題,而是有針對性訓練。理論上學生可以減少一半做題量,老師也能借助大數據因材施教。能夠讓老師和學生從過去的題海戰術中逃離出來。”講到產品,劉夜滔滔不絕。

作業盒子接管學生和老師的作業場景,APP分為學生端和老師端,學生的作業題庫是由作業盒子提供的。

劉夜介紹,題庫中的核心題目都找非常頂尖的老師進行了分解,并對知識點和考點進行了精確的分類和標注。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碰到難點和問題,都會被記錄下來,形成數據,反饋給老師,以便老師調整教學計劃。作業盒子的APP還能干預老師布置作業,讓學生做與自己相匹配的題目,因材施教。

對老師來講,工作也會更高效和自由。作業盒子的系統會幫助老師把部分題目自動批改完,分析好;作為移動端,老師可以隨時隨地批改作業,而不拘泥于“蹲班”。

但這個產品初衷,在最初并沒有受到“歡迎”。劉夜稱,產品模型出來后,請老師試用讓他四處碰壁。

去年暑期,劉夜在一個民營輔導班的地下室里“蹲班”等老師,向他們“推銷”試用作業盒子的APP,找了10個老師,9個明確拒絕。

最終只有一個老師愿意嘗試,這個老師被劉夜當成了寶,一有機會就找他聊產品,看有哪些具體問題需要改進。如今,作業盒子的中小學用戶已經達到20萬。

“奶茶妹妹”來投資

成立一年多后,作業盒子完成了A輪融資,融資總額1000萬美元。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章澤天也成為作業盒子的投資人。不過隨之而來的關注在劉夜意料之外。

“過程其實很簡單,沒有什么橋段。”劉夜說,章澤天打電話過來,說對作業盒子感興趣。之后做的跟其他投資人沒有區別,用戶調查、商業研究,與章澤天談了幾次商業模式、市場推廣、競爭對手等問題后,就敲定了投資。

“章澤天還是蠻懂的,應該是有準備的,做了一些研究。”劉夜說,當初有7家VC給作業盒子投了意向書,劉夜看中劉強東是互聯網行業的領軍人物。而隨后因為“奶茶妹妹”投資被廣泛關注,劉夜稱,不愿過度娛樂化,更希望聚焦產品和商業模式本身。

■ 創客項目ABC

A.他們是誰?

作業盒子有三位創始人,CEO劉夜1979年出生,為連續創業者,畢業于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專業,大三時開始創業至今,此前為因脈科技創始人。另兩位為CMO賈曉明和COO王克。三位創始人在產品、運營及市場上三方面充分互補,主要核心骨干團隊來自百度、阿里。

B.在做什么?

作業盒子是一款免費智能作業工具,主要用戶群體為初高中師生,分為老師端和學生端,包括海量題庫、智能批改、交流溝通。

C.投資人怎么說?

作業盒子直接從體制內切入,重塑了作業的場景,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的薄弱點,讓老師批改作業更快捷。產品+推廣+資源是鐵人三項,作業盒子團隊三位創始人的過往經歷正好和做的事情匹配。

——聯想之星副總裁吳炳見

■ 對話

“先發和專注是我們的優勢”

新京報:作業盒子所在的領域市場規模有多大?

劉夜:中國在線教育市場的規模在2014年已經達到1400多億了,未來是個萬億級市場。

新京報:你們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劉夜:作業盒子接管師生之間作業場景,是免費作業工具。不過,我們還會精準幫助學生對接教學資源,包括線上輔導老師、各種各樣的課程等,在對接過程中必然產生一定的價值。

新京報:你們的競爭對手多嗎?

劉夜:我們這個品類是比較少的。相信未來隨著在線教育市場的蓬勃發展,一定會冒出很多跟我們類似的公司,但作業盒子在整個市場中是做得比較早的,有一定的優勢。

新京報:做得比較早會有很大的優勢嗎?

劉夜:后來的團隊再做這個事情要比我們落后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有投資人說過180天效應,一個產品品類出來后,有180天左右的時間可以追趕,超過180天后基本就很難追趕了。而且如果老師形成了良好的用戶習慣,后入者想要顛覆就很難了,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壁壘。除了先發優勢,專注也是我們的優勢。

新京報:如何看待目前的創業環境?

劉夜:總體上講這是創業的好時代。給大家躁動和嘗試的機會和條件,然后自然沉淀下來。中國過去被歐美落下很多,需要在短時間內濃縮歷程,自然有陣痛,只有積極地嘗試和躁動,最終經濟才能真正成熟起來。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蕾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