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言說2014年有近1000家創業公司拿到錢,其中約有600多家融到天使,接近400家融到A輪。
真是大快人心!
然后,今年,約有超過400家公司要融A輪,超過300家公司要融B輪...
Sad story as you may know….
FA(融資顧問)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加班季和數錢季,而投資人們則喜大普奔。他們很自覺的分為了兩類:翹腳挑案子霸道總裁和滿世界跑案子的投資。雖然錢很多,但是投資人的時間,精力,和內心對于當年度可發射子彈的審美都開始疲勞了,于是,以正確的姿勢在剩下的5-6個月迎娶白富美就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正確地姿勢是什么呢?
1. 速度第一
最近1年在旅程常常聽到諸如“上一輪估值都一個億了,這一輪怎么著也要3億吧”,“這家機構據說老板是美國對沖基金大佬,很有錢”以及“XX到家最近好像很火,我們應該馬上去看下”之類的表述??紤]到小編常常都是一個安靜內斂的旅行者,這些話出現的頻率已經說明了很多問題。
一眼望去,融資大道上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那么作為正準備啟動融資,或者融資正在進行中的創業者們,第一條要訣是什么呢?真言君的觀點是:速度第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F在融資大軍熙熙攘攘,要想脫穎而出,至少不要掉隊,你必須要保證一定的速度。
畢竟,第一印象很重要。你可能不是業務上的第一,但是你是第一個出現在投資人面前的,這個對很多人來說就足夠了。更何況,你可能剛好就是行業標桿,那就更要快速沖出去。
然后,速度第一不僅僅意味著第一個沖出去融,還意味著整個融資節奏要以速度為第一優先級,所有的環節和流程的展開和鋪陳,都要圍繞這個。最快見完靠譜的投資人,最快拿到第一張termsheet,最快拿到過橋貸款(如果需要),最快Close。一個實用的方法是,做決策和選擇的時候,永遠記著:能快不要慢。所有決定都朝著最快的那個路徑去延伸。
在速度這件事上,建議創始人們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一個靠譜的FA會節省你大量的時間,讓那些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幫你,會是聰明的選擇。除了FA,現有投資人,老股東,都應該是,也一定會是你可靠的隊友和堅實的靠山。真言君也花了大量時間幫助自己投資的公司梳理融資策略,討論打法和方向。
現有股東和FA代表不同的角度,充分聽取意見,會讓你做出更加明智的決定。
2. 金額第二
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老話題,很多擁有豐富融資經驗的創始人也常常會問我一個問題:你覺得這一輪我們融多少錢合適?
每當聽到這樣的問題,當年創業融資的場景常常如蔓藤般爬上我心頭。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創始人們,和投資人可以談估值,可以談比例,但是萬萬不可談你要融多少錢,因為這是融資三要素里面,唯一一個僅有你們自己才能知曉的要素。
錢多好辦事,錢多好打仗,溫柔一點的可以邀請更強(往往也更貴)的員工加盟,狂野一點的,就直接包上首焦,撒遍首發(誰能想到,這個玩法如今已經違反廣告法了。。。),買斷獨家,補貼和傳單撒遍天下...所以幾乎每個創始人在初次指定融資目標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地對“融更多的錢”這個念頭表現出欲拒還迎的身段。
即使在和平年代,我也會建議創始人們不要融超過需要的錢,哪怕有人給。95%的創始人都是人生第一次創業,第一次做CEO。既然做個IT都要打怪升級積累經驗往上走,創業更是需要不斷磨練,積累,破壞過往和成見,重構思維和目標。
而過多的錢,會讓本來可以靠才華和努力去解決的問題,用錢解決了。的確很有快感,卻少了成就感,和創業本應有的代入感。而且很快,你就會發現,用錢解決問題的做法,是毒品,會上癮。當然,有看官說了,只要我能一直融到錢,why not?
創業道路雖然顛簸,路燈也不甚明亮,然而這樣的環境,讓你學會用平衡來應對崎嶇,用機敏來應對黑暗。因為很快你就會明白,融到B輪,C輪,感覺上了水泥甚至柏油的康莊大道,其實在面對更加兇險的競爭,更加強悍的對手和更加波詭云譎的市場的時候,這些雙向八車道的高速路,其實也不過就是一條略微寬一點的小巷。錢,相對于你面對的處境和野心,永遠不會有夠用的時候。
如今是小熊慢走的時代,很可能會變成大熊飛奔。在這樣的秋日,晚3周拿到錢,境遇都有可能截然不同。而中國的一級市場投資發酵了接近20年,早已形成了區塊和陣營。投1000萬美元的就是這幾家,到了1500萬有些人就后退了。投3000萬的就這幾家,超過了就是另外一撥顏值和腦子都不同的人。然而弱水三千,你只需要找到那一個人,拿到那一張支票,如果你不想一直在跟你不對路的投資人那里浪費時間,那就be real to your heart,and your brain。
這里有個很簡單易行的方法:算兩個數字。一算最低值——這次融資至少需要多少錢(低于金額就不融了因為沒意義);二算理想值,努力爭取,拿到就收手,不追高,不傲嬌。
融資是藝術,但是也需要清醒冷靜的頭腦。先拿到錢就占了先手,有了先手,才有先機。
3. 估值第三
前兩個要素占了第一和第二的位置,估值自然就成為了第三重要的。在飛速融資的年代,估值的提升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真言君剛入行的時候,去年真言君自己也經歷了兩次12個月融3次的案例。
今天的創業和投資已經充分市場化,很少可能遇到一個只有你在做,或者只有你做得好的事情。絕大多數行業都是2-5家近身鏖戰,于是彈藥是否充足就成了打仗的一個基本前提。
建議各位創始人不要在估值上過于糾結,畢竟,公司做大了,你有100種方法保護好你的股份,公司做沒了,你占100%也是然并卵。
海納百川,有錢膽大。壁立千仞,無錢則慌。今天,西元2015年,在貨幣超發,RMB貶值,股市暴跌,全民創業的天朝,進擊吧,創始人們,聽說這個秋天,創業和融資更配哦。
真是大快人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