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HO眼鏡”于近日獲得B輪2000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為紅杉資本與祥峰投資。據悉,LOHO眼鏡在2013年7月完成來自祥峰投資的A輪數百萬美元融資,2014年1月又獲得祥峰投資與KTB投資集團500萬美元A+輪融資。對于新一輪融資,其將主要用于品牌建設與運營。
LOHO眼鏡是一家專注時尚的眼鏡O2O企業,創立于2011年7月,隸屬于卡基貿易(深圳)有限公司,CEO為黃心仲。LOHO眼鏡既有電商平臺,又有分布在廣州、深圳、北京、天津等21個城市的113家直營體驗店。通過采用M2C(廠家直接對接消費者)的直銷模式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的眼鏡產品。據黃心仲介紹,目前,其每年營業額達上億元。
LOHO眼鏡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線上線下融合的眼鏡O2O運營模式
眼鏡行業與一般的行業有很大的不同。眼鏡無法像一般商品如書本、服裝一樣完全互聯網化,眼鏡銷售的完成必須有驗光配鏡的環節。傳統的眼鏡企業以此為拒絕觸網的堡壘,互聯網眼鏡企業因缺少線下的驗光配鏡環節而只能轉向太陽鏡等配飾電商。LOHO眼鏡同時擁有線上商城以及線下眾多的門店,消費者通過線上商城查詢門店、預約,通過其線下門店完成驗光以及獲得配鏡方案;在視力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二次配鏡時,消費者可以借助儲存的數據,在其商城直接購買。此外,關于是否提供個人上門驗光配鏡時,黃心仲表示考慮到交通及驗光師人工成本,目前只針對企業提供上門驗光配鏡服務。
快時尚,打造眼鏡行業的ZARA
黃心仲介紹,依托其生產系統及供應鏈,從設計到產品上市,只需20天左右。LOHO把所有的店員都打造成“時尚”潮人,其線下門店一般配備3名“搭配師”。通過快速的反應機制來確保品牌的時尚性。在回應億歐網關于眼鏡有固定人群、更換頻率很低等問題時,黃心仲表示:這確實是眼鏡行業客觀的現實,而他們的目標就是“讓地球人擁有四副LOHO眼鏡”,把LOHO眼鏡打造成時尚品,讓消費者把它視為可以隨心情更換的眼鏡。
眼鏡行業是一個傳統的行業,中國眼鏡行業市場規模達千億。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丹陽、溫州、深圳等地。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是分布在大街小巷的眼鏡連鎖店。而中國有數十家大大小小的品牌企業,比如有寶島眼鏡、大明眼鏡、海昌眼鏡、精益眼鏡、博士眼鏡等等。這些品牌眼鏡目前都在嘗試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來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然而,關于傳統企業轉型O2O,黃心仲并不看好,他認為:首先,傳統企業會遇到對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觀念及認識上的問題;其次,傳統企業互聯網團隊較難打造,很難招得及留下互聯網技術人才及運營人才;最后,傳統企業對電商還停留在電商是一個銷售渠道的傳統觀念上。
驗光配鏡是眼鏡行業互聯網化的難點,然而,移動互聯網及O2O的興起卻正在給這個行業帶來巨大的變革。億歐網此前曾報道過眼鏡O2O企業“億超眼鏡”獲得數千萬元融資的消息,目前眼鏡O2O行業內,還有伊視可、望客眼鏡、音米眼鏡、云視野、Tapole、啟明眼鏡等一系列企業。而在美國,眼鏡O2O行業已經有了成功先例,成立于2010年的Warby Parker目前估值已達12億美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