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谷楓 北京報道
新三板正在成為PE集中營。7月30日,硅谷天堂(833044.OC)成為繼九鼎投資(430719.OC)、中科招商(832168.OC)、同創偉業(832793.OC)、明石創新(832924.OC)之后第五家登陸新三板的PE。
30日初登新三板的硅谷天堂并沒有交易,只有兩筆意向申報,分別是1000股報價55.55元/股,和1000股報價0.02元/股。但協議轉讓對于硅谷天堂來說僅僅是個過渡,硅谷天堂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未來硅谷天堂肯定會變更為做市轉讓方式。
掛牌前拋百億定增
中科招商與九鼎投資在新三板上均拋出了超過百億元的定增,這一數字相比主板很多企業有過之而無不及。
作為后來者的硅谷天堂自然也不甘落后。實際上,在股轉系統審核反饋的三個月的時間里硅谷天堂也向市場發出了一筆規模頗大的定增案,而這筆定增正是計劃在硅谷天堂掛牌后發行的。
從記者獲得的一份硅谷天堂定增預案來看,其計劃增發2.25億股,每股20-30元,按照公司戰略及業務發展需要、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以詢價方式發行。如果最終完成,那么定增規模將達到67.5億元。
此外,方案上還有一句話,即“經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可視具體發行情況將增發股數增至3.25億股”。也就是說硅谷天堂很有可能增發3.25億股,如果方案按照這個數量執行,硅谷天堂首次定增的規模也將達到百億級別。
在7月初新三板市場以及A股市場均遭遇暴跌之際,硅谷天堂曾表示考慮降低發行價格,但30日記者從硅谷天堂內部人士處了解到,發行價格不變。
此外,公司掛牌后的融資和戰略與九鼎投資的大資管戰略有區別,前述人士對記者表示:“九鼎投資的大資管戰略需要的人力和財力投資都十分巨大,硅谷天堂暫時不會考慮這個方向,我們還是打算做好自己"PE+上市公司"模式,以及股權投資、并購這些領域。”
曝光“PE+上市公司”模式
相較其他幾家PE,硅谷天堂最大的特點是其首創的“PE+上市公司”模式。登陸新三板之后,這一模式也得以較為詳細的展現。
根據硅谷天堂的公開轉讓說明書和反饋意見,截至 2015年3月31日,硅谷天堂及其下屬各子公司以上述“PE+上市公司”模式運作的項目共計23個。與此同時,硅谷天堂也披露了該模式的業務邏輯:
首先是價值判斷,即選擇合作的上市公司。根據一系列選擇合作伙伴的標準,如行業、實際控制人及高管團隊、上市公司基本面等維度,判斷上市公司是否符合合作要求。
其次是價值改變。如果確定上市公司是合適的合伙伙伴,將本著幫助上市公司改變價值、提升價值和創造價值的宗旨,為上市公司提供戰略梳理、管理咨詢及顧問服務,幫助上市公司通過內生式增長和外延式擴張做大做強,包括但不限于通過設立并購基金等模式。
第三點則是成為“負責任的小股東”。在第二步的基礎上,硅谷天堂將選擇是否戰略入股合作的上市公司,通過直接舉牌、大宗交易、參與定增等各種方式成為上市公司的戰略投資者。
硅谷天堂方面認為自身業務角色定位是“友好型積極股東主義的倡行者”。硅谷天堂人士對記者表示,硅谷天堂從為合作公司改善價值的角度出發,幫助企業通過并購整合實現做大做強。等待企業在運作較長的時間后內在價值得到提升,此后再以合理的價格退出。硅谷天堂更重視長遠投資帶來的價值,而不著眼于短期二級市場價格的變化。
事實上,在“PE+上市公司”模式在推出之初處在創新的監管真空之中,隨后該模式被多家PE效仿。
然而,由于上市公司與PE合作帶來的并購的想象空間,合作協議的簽訂一般也帶來公司二級市場的價格波動。此外,部分公司的合作也被質疑為炒作題材推高股價套利,容易發生內幕交易等問題,今年證監會要求對該模式的監管加強市值管理協議、關聯交易等信息披露。
對此,硅谷天堂方面表示,其獲得的上市公司股份,一般均自愿承諾鎖定6-12個月,以避免短線炒作、操作市場及內幕交易的嫌疑。(編輯 龐華瑋)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