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股制度落地 新三板拓寬融資渠道

2015/09/23 15:01     

9月22日,全國股轉公司發布優先股業務指引和操作指南,意味著又一項監管者承諾的制度落地了,而新三板也擁有了優先股這一新型金融工具,基礎制度更加健全。優先股已經可以開始發行,但交易轉讓還需進一步細則出臺。

優先股是介于普通股和債券之間的特殊股份,持有人能夠先于普通股股東獲得固定分紅,但在公司決策管理上沒有投票權。優先股也可以轉化為普通股。今年6月19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曾表示,新三板將適時推出優先股,公司債券,證券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等,擬定資產證券化業務規則,進一步拓寬掛牌公司的融資渠道。

股轉公司表示,優先股融資有多種用途。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可以發行優先股補充一級資本,滿足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求。股票估值較低的創業公司可在不稀釋控制權的情況下融資。優先股是低成本的長期資金,還可以作為并購、換股的支付工具。

根據指引,在股轉公司發行優先股的企業不僅可以是掛牌公司和申請掛牌的公司,還包括注冊在境內的境外上市公司和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非上市公眾公司。企業發行優先股只需要在股轉系統備案,但股東超過200人或海外上市公司仍需要得到證監會核準。

記者了解到,不少新三板掛牌企業對優先股尚不熟悉,需要根據未來發展再考慮是否采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產品與投資研究中心主任宋國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優先股更適合大公司,不太匹配新三板上的中小企業。“買優先股的人都是風險厭惡者,尋求安全收益,做固定收益也都是大資金。新三板是高風險的市場,而且掛牌公司盤子很小,設計優先股的空間不足。”

優先股自2013年國務院發布優先股試點指導意見以來,發行者主要都是商業銀行,今年以來,交行、建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等都公布了發行優先股的預案以擴充資本金。

不過,宋國良認為,新三板企業具有長遠成長空間,優先股的意義并不著眼于當下。“未來不排除新三板像納斯達克那樣出現大的藍籌股。如果新三板制度環境完備了,(掛牌)公司未來即使長大了也不愿離開轉到主板了。”

優先股還便于基金產品的設計,在基金經理搭建風險、收益組合時發揮作用。硅谷天堂董事總經理高杰向記者表示,一定會把優先股納入投資品種范圍內。根據股轉公司,優先股的合格投資者較廣,不僅包括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實收資本不低于500萬元的企業,以及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的個人也可以在新三板上投資優先股。但優先股每次發行對象人數不得超過200人。

不過,目前新三板還不支持優先股轉讓。股轉系統表示,將在技術條件具備后,為優先股交易提供協議轉讓安排。股轉公司建議優先股發行人和主辦券商選擇以長期持有為目的,短期內無轉讓需求的投資者,嚴格控制投資者人數,并向告知投資者有暫時不能轉讓的風險。   

相關閱讀

国产私拍大尺度在线视频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_精品中文字幕无码_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