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三板利好不斷,《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優先股業務指引(試行)》的發行、銀監會支持銀行上市融資包括新三板等等利好消息不斷的沖擊新三板。業內人士認為,或許新一輪的新三板暴富行情將展開。
優先股細則出爐
24日,股轉系統的一則關于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優先股業務指引(試行)》的公告在新三板市場激起了層層浪花,本因交投低迷而略顯沉寂的市場再度活躍起來。
根據新三板發布的優先股業務指引,新三板掛牌公司、申請掛牌公司、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非上市公眾公司以及注冊在境內的境外上市公司均可在新三板發布優先股。與主板市場不同的是,新三板掛牌企業發行優先股的門檻并不高,只要滿足合法規范經營、公司治理機制健全、依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即可。
銀監會副主席:支持銀行上市融資包括新三板
23日銀監會官網消息,銀監會副主席曹宇近日在城商行年會上表示,支持城商行補充資本,針對當前城商行普遍存在的資本補充壓力,支持銀行通過引進合格股東進行增資擴股;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包括在新三板上市;支持通過資產證券化、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平臺等途徑,盤活存量資金,處置不良資產,調整資產結構;支持銀行發行新型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拓寬資本補充渠道。
分層方案年內推出
股轉系統副總經理、新聞發言人隋強指出,將從中小企業和機構投資者為市場主體的現實出發探索解決新三板的流動性問題,還將在年內啟動工作研究,確定內部分層方案和相關制度安排。
隋強表示,股轉公司將適應市場的結構性、層次性的變化和內生需要,在年內啟動研究確定內部分層的基本原則、實施方案和相關制度安排等工作,擇機實施市場內部分層。
不足半年已吸引百家國企掛牌
國有企業在三板掛牌的熱度持續增加。截至今年3月31日,新三板掛牌的國有企業僅47家,但至9月13日,新三板掛牌企業當中明確有國資背景的企業已高達149家。這也意味著,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多達102家國有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國企為何也會愛上新三板?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是隨著新三板的不斷擴容,對各類企業的吸引力在不斷增加,目前股轉系統已擁有3500余家掛牌企業,完全有望成長為綜合性的證券交易市場;二是部分省市已將新三板作為證券化的一個工具提出,新三板為國有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提供了一個有效渠道;三是分層制度呼聲已久,政策紅利有望在明年釋放。
或將出現新的暴富機會
天信投資分析師李超認為:此次優先股業務指引最大的亮點在于允許“注冊在境內的境外上市公司”在新三板發行優先股。對于很多并未得到當地資本市場的認可,估值偏低,融資不暢的境外上市“中概股”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無需經歷繁瑣的退市或拆除VIE,直接通過新三板優先股就能融資,這可能會在新三板掀起一波中概股的浪潮。
對投資者而言,新三板優先股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家門口的分享互聯網企業良好經營業績的機會。長期來說,優先股將會為新三板帶來更多的投資者,進而改善新三板流動性。近期又有許多的紅利影響,將有可能帶來一次新的暴富良機。
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優先股的發行對企業現金流有一定的壓力,目前新三板已掛牌企業適合優先股的極為有限,同時全國股轉系統的IT技術支持并未到位,業務細則尚未出臺。所以我們認為,業務指引對于新三板行情短期影響有限,更多的是提振投資者信心,同時豐富了新三板的融資方式和投資標的。隨著政策的逐步出臺,帶動新三板流動性的提升,新三板將逐漸的真正成為和滬深地位等同的交易所。
相關閱讀